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高二年级历史授课者:李珊“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他是家人眼里可爱可敬的“老爷子”邓小平是怎样用智慧诠释他对“祖国母亲”和人民的热爱?第18课1920年留法勤工俭学时1939年9月与卓琳在延安结婚与刘伯承在解放战争中80岁生日在北戴河1984年在建国35周年盛典上1992年南巡讲话新时期的理论探索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背景形成历史地位内容华国锋主席华国锋主席“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联合社论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背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将向何处发展,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将向何处发展,引人关注引人关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教条主义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教条主义的束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束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思想路线,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新理论产生的必要性新理论产生的可能性邓小平理论的形成2、十一届三中全会3、中共十二大4、中共十三大5、92年南方讲话6、中共十四大7、中共十五大伟大的转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次系统概括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三个有利于”标准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提出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正式形成成熟开始形成确立1、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邓小平理论的酝酿、准备时期破旧立新“左”倾错误“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行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978年11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他指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材料中反映了邓小平同志怎样的思想主张?这一思想主张有何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1)时间:)时间:((22)主要内容:)主要内容:((33)意义:)意义:1978年底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改革开放揭开了序幕,中国人民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2.2.中共十二大的召开中共十二大的召开((11)时间:)时间:((22)内容:)内容:((33)意义:)意义:1982年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明了新时期的前进方向。3.3.中共十三大的召开中共十三大的召开((11)时间:)时间:((22)内容:)内容:((33)意义:)意义:1987年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规定了“一个中心、二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第一次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了系统概括。这个理论的创立者是邓小平,后来被称为邓小平理论。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次重大贡献。材料一: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哪二大根本问题?他是如何回答这二大根本问题的?这二大问题的解决有何意义?材料二: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