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字当头,爱心紧随——班主任典型工作案例有人说,没有担任过班主任的老师,很难体会老师真正的乐趣,因此,2006年,从教十年的我突然想接受一个更大的挑战:担任班主任工作。转眼之间,六年过去了,这六年,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遗憾,但我最大的感受,却是充实,这一点可能是所有班主任的共同心声。班级管理,是一项非常琐碎的工作,但又是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它不仅需要教师的爱心、耐心与细心,更需要教师的创造精神。我觉得要使一个班级有良好的班风,有强大的凝集力,一直不断前进,班主任除了做好一些常规工作外,还应有一颗爱心,把自己真正融入学生中间,多理解他们,使他们信服你,愿意把你当作他们的好朋友,愿意与你多方面地交流思想。同时,还要要创意的选取灵活的办法,让学生去学习,去成人,去理解你。爱有很多方式,宽容和理解是爱,有时灵活的严格要求更是爱,对学生日后的人生成长意义深远,基于此,我选了两个典型的案例来提出一些问题和思考。(一)寸草心与三春晖都说现在孩子很叛逆,你无法进入他的内心;他们是冷硬的石头,你无法感化他。我觉得这种说法过于简单,只要你处处为学生着想,不但为他们的成绩、为他们的未来,甚至为他们的家人、为他们的生活着想。这些90后虽然叛逆,但年轻的心是善感的,他们的内心是火热的,他们做的一些事足以让你温暖一生,让你觉得做班主任不只是辛苦,更有无数甜蜜的感觉。2012年春节,我和妻儿在老家陪着父母过年,正月初六,我正在陪着几位来串门亲戚在闲聊,忽然接到一个电话:“老师,我是你的09届学生周栋,现在在您家的楼下,”“我在老家过年呀”看着外面绵绵的细雨,我有些迟疑地说,“你是怎么过来的?”“我骑电瓶车过来的,老师,我今年参加工作了,一定要给您拜拜年”……等我赶到学校,远远的看到瘦高的周栋披着雨衣,一手拎着一些礼品,徘徊在我家的楼下,一股热意涌上我的眼眶……周栋是一个非常刻苦的、踏实的学生,成绩也一直在班上是中上等,非常有希望考试本科的,就在2009年高考前夕,一向听话的他突然变了,经常迟到缺课、上课上自习睡觉,成绩直线下降。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找他谈心,性格内向的他咬着牙不说话,我实在火了,骂他不想好,他也一声不吭,表现得异常叛逆!怎么办?在盛怒之下,我打算杀鸡给猴看,让他听课反思。这时,理智。告诉我,要冷静,这其中一定有原因,不能因为粗暴而伤了一个学生。我打电话给他的父母,可手机不在服务区,连接不了;我又找到周栋奶奶的住处,年迈的老人对着我泪如雨下,原来一个月前周栋的父亲被确诊患了白血病,医疗费需要五六十万元,而且结果未卜。一丝歉意和悔意涌上心头,同时我也觉得很后怕,幸亏我在做决定之前做了细心的调查,才没有造成不可预料的结果。但怎么办呢?我只是一个教师,能力和影响力都有限,经过仔细考虑,我首先从我的微薄的工资中拿出200元钱先解决周栋的目前生活问题,然后我又帮他打资助报告到村里、县民政局寻求资助,班上同学在我的感染下,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70名学生共为周栋捐了3000多元的生活费,当收到来自各方的援助时,倔强的周栋也流下了热泪。虽然后来周栋的父亲还是去了,他也只考了一个专科学校,但我至少做过了,至少让周栋感到这残酷的生活中还有很多温暖。老师为学生着想,学生心中也会处处有老师,2009年4月23日夜2是30分,沉睡的我突然被电话铃声惊醒,“老师,快起来!”电话那边传来李美玲同学急促的声音,“地震!”我一手抱着衣服,一手抱着孩子冲出门外,外边已有很多惊恐的人群。原来合肥肥东感发生了3.5级地震,庐江有强烈的震感。那晚,我虽然受冻了,但我至今仍能感觉到温暖,因为我的学生能在最危险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我!班主任不仅是班级各项工作的管理者、协调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保护着,有句话说得好:人心是土地,感动是泉水。感动是泉水,涓涓流入孩子的心田,使孩子的心灵得到洗礼。我说感动更是一种养分,滋补着幼小的心灵。要孩子感动,必须真心去爱、去交流“用爱润物,物会感化;用爱育人,人会感动;用爱奉献,终有收获”。在全体老师和同学的呵护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