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江之歌陕西洛南丹尼尔卫东希望小学刘彩锋教材分析[题解]《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长江之歌”题意是关于长江的歌,唱长江的歌,赞长江的歌。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发源青海省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山沱沱河,全长6300千米,流经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它源远流长,与黄河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被誉为“母亲河”。它是永远值得赞颂的。[结构分析]这首诗歌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丽,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全诗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节):写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第二部分(第2节):写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这两部分运用前后两次出现的“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贯通起来,以对长江“赞美”、“依恋”的真挚感情作主线,把长江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力量无穷、贡献巨大融为一体。教学要求:1.学会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教学难点:理解诗歌语言。背诵课文。教学用具:录音机(长江之歌、课文朗诵)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板书:长江之歌)《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3.你们对长江了解多少呢?4.放录音。《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长江之歌》诗歌朗诵,豪放恢弘、激情饱满。我们一起跟录音朗读一遍。二、初读指导1.自学生字词。(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2)描红田字格中8个生字。(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丰采依恋荡涤尘埃磅礴灌溉2.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乳汁哺育挽起荡涤尘埃灌溉奔去各奔东西(2)指名逐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荡涤:洗涤。尘埃:尘土。磅礴:气势盛大。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交流。三、指导写字1.指导写字。乳:左右基本等宽。汁、哺、挽、涤、埃:左窄右宽。灌、溉:左窄右宽,因笔画较多,写时要紧凑些。2.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四、作业1、学唱这首《长江之歌》。2、收集有关长江的古诗。3、完成练习册一、二、三、四。参考资料《长江之歌》: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沿途汇人许许多多支流,形成一个庞大的水系。全流域的面积超过.180万平方公里。湖北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和江西湖口之间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长江,无论就长度、流域面积或水量来说,都可称得上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著名的大河。教学反思: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进一步体会到学生自主地、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效果才会让人满意。上课前,孩子们对长江的了解很少,因此,课前我布置了学生收集有关长江的资料,课堂上,我以长江为话题,出示图片、音乐,激发学生对长江的探究的欲望和要求。通过谈话让学生产生对长江的兴趣,产生了解长江的强烈愿望。课堂中让学对资料进行整合,用简要的语言介绍,并加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这充分的体现了资料为学习服务,交流为提高语文能力的功能。这样,一堂课没有过多的赘述,学生便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进行阅读与思考了。我想诗是感性的,是用心去感悟的。所以,学习诗歌就要反复吟诵,在诵读中逐步感受诗歌的情感和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