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一中高二预习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4.4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编写人侯美平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金属电化学腐蚀的原理,认识金属腐蚀的危害,了解日常生产中通常采取的金属防护的措施。2.过程与方法通过科学探究,联系和比较的方法,理解金属腐蚀的种类及电化学防护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基本理论在实践上是如何体现的,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金属电化学腐蚀对生产、生活和社会的危害性,感受化学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二、预习任务1.阅读P84内容,完成以下任务:①金属防腐的积极意义:②什么是金属腐蚀?一般可分为哪两种?③对比金属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的异同?写出钢铁电化学腐蚀中析氢腐蚀与吸氧腐蚀的电极反应式。④写出形成铁锈的各步反应式⑤金属的防护有哪些?其中电化学防护中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与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分别属于哪种原理?2.完成P87《科学探究》三、自主检测1.完成课本P87习题。2.出土的锡青铜(铜锡合金)文物常有Cu2(OH)3Cl覆盖在其表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锡青铜的熔点比纯铜高B.在自然环境中,锡青铜中的锡对铜起保护作用第1页共2页忻州一中高二预习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C.锡青铜文物在潮湿环境中的腐蚀比干燥环境中快D.生成Cu2(OH)3Cl覆盖物是电化学腐蚀过程,但不是化学反应过程3.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周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滴中的Cl-由a区向b区迁移B.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C.液滴下的Fe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Fe2+由a区向b区迁移,与b区的OH―形成Fe(OH)2,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D.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NaCl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e-=Cu2+4.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A.纯银器表面在空气中因化学腐蚀渐渐变暗B.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镶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C.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四、问题反馈第2页共2页ÌúÐâ»·(b)¸¯Ê´Çø(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