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培养幸福成功的孩子有时你听到的一些话又使你郁闷不安,苦恼万分。我们称之为消极的心理暗示。如一些“咒语”。消极的心理暗示对孩子的成长所起的恶劣影响很可怕。因为暗示往往是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暗示作用也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对孩子更是如此。现实生活中一张张不负责任的乌鸦嘴,在不经意间影响了孩子们健康成长的轨迹,许多可亲可敬而又可爱的人恰恰长着一张可怕的乌鸦嘴。有的妈妈从孩子一出生,就在别人面前这样评论自己的孩子:“这孩子太淘气,无法无天,谁也拿他没办法。”这其实是在暗示孩子无恶不作,横行霸道。结果是她的孩子越来越无法管理。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教授做过一个实验,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然后,他告诉A组的饲养员A组的老鼠特别聪明,同时告诉B组的饲养员B组的老鼠是智力一般的。几个月后,对这两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老鼠确实比B组老鼠聪明,能够先走出迷宫,找到食物。于是,罗森塔尔教授得到一个启示,他把这个启示用在了人的身上。在一个班级的花名册上,他随机划出几个同学的名字,然后告诉老师,这几个同学经过他的观察和测试,是智商特别高的学生,事实上他根本不了解该班学生的情况。受到这番话的影响,老师真觉得这几个孩子特别聪明,所以总用对待聪明孩子的方法对待他们。一年以后,这几个孩子在班里的成绩遥遥领先。“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什么呢?一个孩子被看成什么样,被说成什么样,被怎样对待,在不长的时间内,就会变成孩子的现实。罗森塔尔效应值得每个家长重视。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在亲子关系中,我们怎样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打造幸福成功的孩子呢?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夸奖的背后是多很多人在有意无意地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试想一下,一个孩子若在“父母表扬、老师称赞、客人夸奖、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环境中成长,这种全方位的积极暗示无形中会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上进心,增强孩子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力量。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成为一个自信豁达的人,有所作为的人。下面笔者将为大家介绍几种较有效的能促使孩子越来越优秀越来越自信的积极暗示法(来自《中国孩子成功法》一书)一、“新形象确立法”。“新形象确立法”为孩子设计的理想形象包括六方面内容:智者形象、强者形象、健康形象、道德形象、自在形象、优秀的现代意识。智者形象具体表现为:聪明、想象力丰富、爱动脑筋、学习能力强、有创造力。强者形象具体表现为:自强、自立、自信、不怕困难、敢说敢做、对人不卑不亢。健康形象具体表现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很少生病。道德形象具体表现为:善于关心和理解他人、懂是非、懂善恶、有社会适应能力。自在形象具体表现为:热爱学习、奋发向上、兴趣广泛、开朗活泼。应该具备的优秀现代意识有:独立意识、主见意识、竞争意识、奋斗意识、创造意识、效益意识、金钱意识、社交意识。当家长为孩子设计了理想的形象后,如何使这些设计真正变为孩子的现实,就要用到“新形象确立法”,具体由三种技术或者说三个方法构成。(1)想象体会确立法:具体到家庭教育,当家长为孩子设计了理想的形象,这个形象可能停留在语言上、词汇上:比如聪明、自信、健康、道德、自在等等。这时候就要用想象体会的方法,使原来比较抽象的形象设计变为孩子的现实。具体做法是:经常想象一下孩子的新形象,把孩子的新形象当做孩子的现实,不管孩子暂时是什么样子。家长要经常想象,孩子聪明的时候是什么样子?有创造力的时候是什么样子?要想象孩子会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有创造力。在心理素质方面,要把孩子想象成坚强的、自信的、大胆的、敢说敢做的、有行为能力的人,而且心理素质会越来越好。在道德方面,把孩子想象成有是非观念的、关心他人的人。在健康方面,不管孩子目前身体状况如何,都要对孩子进行健康的想象,而且想象他会越来越健康。在自在状态方面,把孩子想象成有学习兴趣的、自觉的、奋发向上的、愿意自己管理自己生活的孩子,并且性格开朗。家长每天都要做一到两次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