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探究式随堂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湖南省攸县第一中学刘永源[摘要]“探究式随堂实验”——教师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的设计、探究和发现。这种教学方法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关键词]随堂实验探究式创新能力在科学的研究方法中,物理实验不仅是一种操作,还是一种思想方式。这一特点决定了物理实验教学在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因此,在设计实验教学的方法时不仅要考虑向学生提供丰实的、正确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创设一个主动发现、主动探究的环境,让学生自己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充当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使实验课不仅是验证科学规律,培养实验技能的课,还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的课。我校物理组经过几年探索,总结的“探究式随堂实验”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有显著的作用。1、“探究式随堂实验”教学的基本流程“探究式随堂实验”教学,就是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让学生在观察与体验中有所发现、有所联想,萌发出思维的火花,提出科学的猜想,设计出随堂实验并动手验证、体验。这种让学生亲自参与探究、发现和实验的教学方法,能促进学生逐步形成一种在学习中质疑、质疑中探索、探索中求知的心理倾向,并增强收集、分析、判断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达到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创新精神效果。这种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物理创新意识、精神、能力为宗旨,以问题解决为主攻目标,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设计实验方法并操作、体验科研过程为主要学习方法,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其流程为:科学探究创设情景→提出课题→联想猜想→设计随堂实验→随堂实验并收集数据→科学解释→课题小结→巩固提高(1)创设情景:教师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特定的学习情景。如观察、实验、案例分析、研究图片、回顾科学发展史等,引导学生提出问题。(2)提出课题:学生进入学习情景后,通过引导、讨论,教师向学生呈现待探究学习的课题,同时提供解决问题所需的实验仪器。(3)科学探究:这是“探究式随堂实验”教学的核心要素,它要求学生设计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学习,得出结论,具体包括:①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生联想作出比较合理的猜想、假设;②设计出探究的实验方案;③控制好实验条件进行随堂实验;④对实验现象作出合理科学的解释。-1-(4)课题小结:在学生陈述各自探究结论,并对探究过程和结论进行反思、评价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的补充、总结和评价。(5)巩固提高:本课小结后,以作业形式巩固应用,或做一些课外拓展实验进一步探究。2、“探究式随堂实验”教学的几种方式①将现行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课外小实验等改造成探究式随堂实验,让学生随堂感悟。教师在设计随堂实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探究方式和探究程序。譬如在上高二《电阻定律电阻率》这节时,我把验证R=ρ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自己动手的随堂实验。首先我引导学生猜想,电阻应该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提出的猜想很多:与温度有关、与湿度有关、与材料有关、与形状有关、与长度有关、与横截面积有关等等,虽然五花八门,未必全对,但正确的答案已包含在猜想中。此时我提出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以验证自己的猜想,并要求学生在设计时互相讨论,逐渐完善实验设计。我一边巡视实验情况,一边解惑释疑,并适时引导学生把探究的问题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小问题。当同学们做得差不多的时候,我再提出,对同种材料的导体,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验情况很快就可以得出R与导体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自然就有R=K。此时再提出K在物理学中有一个专用符号ρ,称为电阻率。整堂课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自己由实验得出了电阻定律。相对传统的演示实验,这样的探究式随堂实验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其真正感受到发现物理规律的过程,整个学习的过程实质就是“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