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的馈赠•思考:•1.馈赠给谁?•2.大地馈赠了什么?•3.通过什么媒介表现?•景、人(物)、事选材立意•1.走进自然,感受富饶、美丽。•春天,绿油油的麦苗发散着迷人的清香,夏天,金黄的麦浪,泛着喜悦的光芒,秋天,高粱笑红了脸,大豆笑咧着嘴。只要走进田野,就会感受到土地的美丽、富饶……•2.走进农村,感受丰收。•走进农户,看着堆积如山的粮食,感受老农们对土地馈赠的深深的感激,共同感受到浓浓的丰收的喜悦。•3.回忆乡间大地上度过的美好童年,感叹现在人类对大地的伤害。选材立意•4.赞美奉献精神。•由累累果实,知道大地的奉献,农民的辛勤耕作。农民和大地有一样的品格,勤劳踏实,无私奉献。我们做人,也应该像大地一样,努力踏实,乐于奉献。•5.写故乡的大地是一个人的根,一方水土培养一方人。•有谁不对家乡的土地魂牵梦萦。•漂泊他乡的人,总是想念自己的故乡。想念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土地,故乡的一切一切。思乡之痛,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惋惜……应不忘大地之恩,回馈一方土地。•6.写浓厚的母爱或父爱像大地,作为孩子一直脚踏着这方大地成长,感受亲情的美好。选材立意•7.大地广博的胸怀,坦然接受人类的伤害。•8.大地给予人们的都是一样的,关键是你如何珍惜,如何付出。•大地不仅馈赠给我们果实,更多的是无私奉献,脚踏实地,坦然面对,胸怀坦荡……我是农民的儿子我是农民的儿子,农民是大地的儿子。——题记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我,是农民的儿子。可我,一直不喜欢土地,也不喜欢木讷的父亲。在农村,到处脏兮兮的。鸡在土里刨食,猪崽在粪堆里乱拱,小孩子抱着狗在柴禾堆里打滚,弄得满头满脸都是土……而我,是一个极爱干净的人,不喜欢脏拉巴几的土地,不喜欢偶尔沾在我身上的泥土,不喜欢被风吹起的院子里的尘土,不喜欢爸爸身上的泥土味,不喜欢村前那条一下雨就很泥泞的泥土路……我从不跟爸爸妈妈到田里去,哪怕是玩,我也不去。我常常厌恶的对爸妈说“农村太脏了,我一定要努力学习,考上大学,走出农门。”妈妈高兴地摸摸我的头,爸爸则皱皱眉,一言不发的走开。每天每天,我看着不爱说话的父亲天不亮就到田里去,月亮上山了才回到家。偶尔在家,也不肯多跟我说话,除了摆弄他的农具,就是侍奉他的花花草草。父亲把希望全寄托在了土地上面,忘了还有一个需要关注的儿子。我拼命的学习,就是要早一天离开这片土地,离开土气的爸爸。星期天,妈妈让我到田里给爸爸送饭,秋收了,爸爸忙着给人家掰玉米棒子,没时间回家。母命难违,我带着一本书走向田野。天气真好!天很高、很蓝,云很白,丝丝缕缕的浮在头顶。阳光很暖,很干净,照在我的脸上,暖洋洋的。清纯的土壤味中掺杂着一缕缕花草的清香,如同母亲的味道,好温暖,好温馨,荡涤着我疲惫的心灵。田野里到处是忙着秋收的人。有掰棒子的,有摘棉花的,有收高粱的。金灿灿的玉米,白花花的棉花,红彤彤的高粱,堆满了田间、地头、公路上。每个人的脸上都含着笑,大声讨论着今年的收成,欢笑声传出好远好远。我似乎被这丰收的喜悦所感染,刚才的不快也跑的无影无踪。“小生,来给你爸送饭啊!”是邻居李叔。他正在用木耙摊着玉米棒子,金黄的玉米像一个个金娃娃,闪着耀眼的光芒。“李叔,今年的收成真好。”“人勤地不懒。我出了力,土地爷还不给我好收成?”李叔很自豪。“你真能干!”我夸赞道。“谁也比不上你爸能干。为了挣钱供你读书,你爸爸干活能拼命。有这么能干的爹,算你小子有福。”我的心一震,爸爸这么拼命的干活,原来是为了我!快步走向爸爸干活的那片地。来到地头,正看到爸爸背着一大袋子玉米棒子吃力的从地里钻出来,腰弯的很低,像一张拉满的弓。头发上沾满了细碎的玉米叶子,脸被尘土和汗水糊得看不出原来的样子。看到我,爸爸很高兴。放下袋子,用沾满尘土的手接过饭菜,大口大口的吃起来。原来,爸爸每天就是这样的生活。心里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趁着爸爸吃饭的空,我把书放在地上,拿起了爸爸的袋子。钻进了玉米地。我,也要学会掰玉米棒子。因为,我是农民的儿子。感谢大地,因为你养育了一位像你一样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