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讲座稿让语文课堂轻松一点望小:刘婷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并把它列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语文教学是美的,它的美是教材与教师集中的艺术体现,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美。教师要充分发现美的因素,及时引导学生去品赏。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对于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妙用导语感受愉悦美人们都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一堂课的开头非常重要。导语可以是一段风趣生动的语言,可以是一幅优美宜人的画面,可以是一段轻松明快的音乐,可以是一个蕴含哲理的问题,也可以是一次小小的活动。例如:在教学《惊弓之鸟》时,开篇就布疑设阵:“现在,空中飞着一只大雁,大家想想,用什么办法能把它打下来?”学生凭经验纷纷说,有的说用箭射,有的说用枪弹射……至此,老师首先肯定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但话锋一转,说:“可是,古时侯有个射箭能手更羸,却只拉弓不用箭,嗖的一声就把这只大雁射了下来,这究竟是什么缘故呢?答案就在课文中,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看谁先找到答案。”导语巧设悬念,为学生进一步体验教材中的人物美起到一个铺垫作用,它强烈的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审美教学活动。二、把握诵读体会节奏美一节成功的阅读课,琅琅的书声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称诵读为“美读”,他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侯传达出来。”这告诉我们诵读要美,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情感,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相通。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要重视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学生与课文之间架起感情的桥梁,否则难有理想的效果。例如《五彩池》一文的朗读指导。如果学生对五彩池的美感知不足,体验不够。而老师从技巧方面指导朗读,是达不到效果的,必须激发起学生从心里去体会五彩池的美,才能在读中表现出五彩池的美。三、放飞想象,品味意境美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所描写的景物融为一体所达到的一种艺术。要领会意境,就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抓住作者所描写的景物,结合作者的情感,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放飞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深入作者所描写的意境之中,这就是想象再造的过程。例教学《五彩池》一课,课文的第2自然段和第3自然段写了五彩池的形状大小和池水的颜色,,其课文意境优美,我在让学生学习了语言文字后,我放了一段五彩池风光的录象,让学生置身于美的意境中,从而扩展思维想象五彩池的美,正是通过想象,让学生感受到了意境美。而在感受意境美的同时,学生也会回味欣赏意境美的过程,这就是想象美。四、教学机智回味幽默美前苏联教育家维特洛夫这样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的教学机智往往可以活跃整个课堂。例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文中讲到杂草被喷雾器大夫用除草剂喷洒过后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有一个学生读这句话时声音很响亮,于老师笑了笑说:“要么你的抗药性强,要么这除草剂是假冒产品,我再给你喷洒点。”同学们都笑了,该同学也会心地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地读了起来。我们不难看出,这一招显然要比直接告诉学生怎么读要高明得多。五、问题设计放得开新课程一直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充当一个主持人的角色。事实证明,问题的设计不仅关系到教学内容的落实,更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个性的发展。六、尊重学生,感受成功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为他们创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总之,语文教学是多方面因素有机的统一。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来感染学生,让课堂轻松一点,使学生在美的世界里徜徉,在轻松的环境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