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他喜欢昆虫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他活了92岁,一生都在研究昆虫,他根据自己近40年的仔细观察和悉心研究所得,又花了30年的功夫写成了《昆虫记》。这本书已经成为传世佳作,也是一部著名的世界名著,法布尔也因此成为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和文学家。无论是花丛中翻飞的蝴蝶,洞穴里隐藏的虫子,还是小河里游动的鱼虾,都引起他无限的好奇心。迷恋初读感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课文讲了关于法布尔的什么事?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文中通过哪两个小故事,表现了法布尔对昆虫世界的迷恋?可以和同学讨论,从自己概括的话中删去次要的内容,提炼关键的词句。初读感悟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文中通过哪两个小故事,表现了法布尔对昆虫世界的迷恋?品读课文:同桌合作学习2、3自然段要求:边读边思考1.用“~~~”画出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句子,2.用“O”圈出让你有感受的重点词语。想象当爸爸妈妈干农活的时候,法布尔在做什么?三天前他听见纺织娘的叫声是什么心情?今天他找到了,会说些什么呢?“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纺织娘——昆虫的一种,身体呈黄褐色或绿色,头小。善于跳跃,生活在草地里。雄性前翅部有发声器官,能发出像纺车转动的声音。全身翠绿、触角细长分角色表演妈妈焦急地喊:“法布尔,法布尔,你在哪儿?”法布尔兴奋地回应:“妈妈,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哦?孩子,你是怎么捉到它的?”妈妈疑惑地问道。法布尔高兴地说:“三天前,我就听到了花丛中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整整找了三天,我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品读课文:学习4—6自然段边读边看插图想象:法布尔趴在岸边,都观察到了哪些有趣的自然现象?理解重点词语每天早晨,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就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从哪些词句中能感受到他对昆虫的迷恋?)理解重点词语每天早晨,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就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在池塘的草丛里,法布尔发现了一只全身碧蓝、比樱桃核还要小一些的甲虫。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蜗牛壳里,打算带回家再好好欣赏这珍珠一般的“宝贝”。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蜗牛壳里,打算带回家再好好欣赏这珍珠一般的“宝贝”。比较:哪个句子表达更好?他小心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蜗牛壳里。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蜗牛壳里。(用一句话说说,你做哪些事情时也是小心翼翼的?)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蜗牛壳里,打算带回家再好好欣赏这珍珠一般的“宝贝”。(法布尔正是对昆虫的迷恋,才发现了昆虫世界的奥秘,带着小心欣喜的心情读出他对昆虫的珍视。)刚到家,爸爸就怒气冲冲地吼着:“我叫你去放鸭子,你倒好,只顾自己玩。老是捉虫子,不中毒才怪呢!快给我把这些无用的玩意儿扔了。”可是父亲的训斥并没有驱散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他继续陶醉在奇妙的生物”世界,他会发现大自然中还有哪些奇妙的生物?爸爸的训斥没有驱散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强烈的兴趣已经种在他的心里。正是这种兴趣,把法布尔引进科学的殿堂,使他了解了昆虫的世界。难怪后人为了纪念法布尔,在为他建造的雕像上,两个衣袋全部做得高高鼓起,好像塞满了沉甸甸的昆虫。精彩片段当我面对池塘,凝视着它的时候,我可从来都不觉得厌倦。在这个绿色的小小世界里,不知道会有多少忙碌的小生命生生不息。在充满泥泞的池边,随处可见一堆堆黑色的小蝌蚪在暖和的池水中嬉戏着,追逐着;有着红色肚皮的蝾螈也把它的宽尾巴像舵一样地摇摆着,并缓缓地前进;在那芦苇草丛中,我们还可以找到一群群石蚕的幼虫,它们各自将身体隐匿在一个枯枝做的小鞘中——这个小鞘是用来作防御天敌和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灾难用的。法布尔的高高鼓起的衣袋里,装满的不仅仅是_____,也装满了______,还装满了____________。语言训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件事情产生了兴趣,我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做得那么有滋有味,兴趣盎然,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甚至忘记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