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依据: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设计理念:以疑导学、层层置疑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它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有效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发现,从而深刻地理解感悟学习内容。本案采用问题导入和过渡,并留给学生从充分想象发挥的余地,旨在充分发挥的主体作用,推动学生的阅读思辨与探索。设计特色:以“问题”引导学生研读课文,推进学生自主探究和感悟。能利用课文对比特点,让学生充分感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社生活。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七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米字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知道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教学难点:1、能用“有的…有的…”写一段话。2、体会课文对比的写作手法。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利用图片,导入课题。1、出示蚂蚁图。(板书:蚂蚁)让学生拼读后,指出当两个第三声在一起时,前一个读阳平,教师范读,学生跟读。2、出示蝈蝈图。让学生认识蝈蝈。(板书:蝈蝈)指导学生读好“蝈蝈”的音。(前一个第一声,后一个读轻声)3、完善课题。(板书:(蚂蚁和蝈蝈)齐读课题。4、质疑。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1、带着提出的问题读一遍课文。2、按要求再读课文。出示要求:(1)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序号,并思考各自然段写了些什么。(2)边读边画出生字词。3、检查自读情况。(1)交流初读课文后知道些什么。(自由发言,不限定范围)(2)随学生找出生字词。粮食乘凉满头大汗自由自在刮风呼呼躺装洞里过冬又冷又饿神气A、自由拼读,读准字音。B、交流已懂词语,解决不懂词语。C、互相交流记住字形的方法。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三、作业1、比一比,再组词。冬()乎()玩()原()东()呼()完()元()2、练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1、认读生字卡片2、听写过冬门洞冷天自由自在二精读课文。1、观察课本插图。(1)是哪个季节的事情,他们在干什么?(2)生自由练说。过渡:课文中是怎样说的呢?请同学自由读第一自然段。2、学习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2)问:从这一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讨论后交流汇报(师相机板书)A这是夏天发生的事,天气很热。请你想象“天气真热”的情景,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B一群蚂蚁在搬粮食。C它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结合插图观察蚂蚁的劳动情景。请同学表演蚂蚁搬粮食的场面。(3)你觉得蚂蚁是一个怎样的动物?(勤劳、能干…)(4)指导朗读。过渡:蚂蚁在大热的天如此勤劳,可是蝈蝈却和他们不一样,它们在干些什么?3、学习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2)问蝈蝈们在干什么?指名回答。(它们躲到大树底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书乘凉唱歌睡觉自由自在](3)夏天做这些事是什么感觉?(4)蝈蝈对蚂蚁的行为是什么态度?(都小蚂蚁是傻瓜)它们会说蚂蚁什么?(学生想象说话)(5)从这里你知道蝈蝈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懒惰懒只会享受…)(6)指导朗读,读出嘲讽的语气。过渡:夏天蚂蚁辛勤劳动,蝈蝈只知道享受,冬天到了,它们的情况怎样了?4、学习第三自然段。(1)齐读第三自然段(2)说说蚂蚁和蝈蝈的不同状况。(3)为什么蝈蝈再也神气不起来了?(渗透只有辛勤劳动,才能过上幸福生活的道理)(4)蝈蝈们知道了这个道理后,决定向蚂蚁学习,第二年夏天到了,它们会怎么做呢?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让学生上台演一演5、练习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6、总结全课。三、作业1、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2、想一想怎么演这个小故事第三课时一、复习1、用下列字口头组词粮()()由()()呼()()汗()()冷()()过()()2回忆对课文中蚂蚁和蝈蝈的认识。二、指导学生用“有的…有的…”写话。1、出示: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两句中“他们”分别指谁?2、用“有的…有的…”说一段话‘a下课了,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