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落体教学反思炎陵一中凌汉华“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一章中的第三节课。本节课主要学习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以及自由落体的加速度。本节课是想让同学们把匀变速直线运动律应用在自由落体中,所以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及计算既是本节重点也深入分析自由落体运动也就是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过程。自由落体一课教学,在参加高中新课程程大赛获得市一等奖。对于本课的设计是:先从演示实验用纸片和硬币是否同时落地的小实验引起学生对这节课的兴趣,同时思考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重量是否有关,其次用牛顿管让学生对比真空下和空气中物体的下落与重量是否有关,说明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轻重物体下落的快慢一样,与物体的质量形状等因素无关,从而引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再从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角度探究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求出加速度。对于基本概念的理解,为了培养学生总结规律的能力,我让学生从以上的实验中自己归纳总结出自由落体的定义以及判断的条件,学生在实验和归纳中加深了对自由落体运动和重力加速度的理解,使教学过程变的不枯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特别是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一定的努力:一.实验创新:1.自由落体运动过程的慢动作处理,DV拍摄小球下落过程分解成等时的照片,对等时小球进行处理和计算。2.从听觉的角度定性分析小球的自由落体运动。取大约一米长的软西线两根,把其中一根等距离的挂上5个铜板,另一根按1:3:5:7的距离挂上5个铜板。然后竖直提起两串铜板,第一个铜板刚好接触地面,由静止释放,静听两串铜板撞击的声音,比较声音的间隔,结果听到等距的铜板声音越来越急促,而另一串铜板的声音几乎是均匀的。这样也能说明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不仅形象直观,也很好地体现了探究性实验的趣味性和对比性。二.注重教学板书的合理化,突出重点知识,重点过程。教学语言的精练和准确性,语音语调的亲和性。双边活动合理,引导学生动手实验探究。站在学生的角度调动学生思维,注重过渡和衔接,形成一个连贯整体。201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