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树》教学设计学校:相王小学姓名:张建英联系电话:13097574028【教材分析】《给予树》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八个主题“献出我们的爱”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积累语言的同时体会金吉娅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本文故事情节简单,学生较易读懂。关键是仔细品读金吉娅对妈妈说的话,体会她丰富的内心情感,从而唤醒心中沉睡的爱。【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沉默不语”等词语的意思。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美好品质。过程与方法:1、读课文,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体会思想感情。2、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并能运用此法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美好品质。3.积累语言,练习写话。情感与态度价值观: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特点,感受富有爱心给人们带来的真情和快乐,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感染。教学重点:通过品词,抓住妈妈感情变化的词,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段。教学过程:一、回忆导入,质疑课题1、读课题,质疑:这个课题不仅读音很特别,它的意思也很奇怪,心中有没有疑问?(学生质疑)2、教师帮助整理:“给予”是什么意思?“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二、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联系课文,理解“给予”的意思1、直觉猜测“给予”的意思。2、联系生活经验,理解“给予”的意思:生活中你给予过别人什么?别人给予过你什么?3、读课文,理解“给予”的意思:读课文,在课文中理解,想想课文中哪些事情是一种“给予”?⑴“我给了每个孩子二十美元。”⑵“孩子们相互买礼物”⑶“金吉娅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一个陌生女孩”⑷“金吉娅买了棒棒糖送给妈妈和哥哥姐姐”⑸“金吉娅送给我们善良、同情、仁爱和体贴”4、根据自己的体会,再说说“给予”的意思。三、深入课文,理解“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师:我们已经解决了第一个问题,有信心解决第二个问题吗?用什么方法去解决?──读书。1、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那些句子描写了给予树?找到,大声地读一读。(充分读)2、出示:后来,我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⑴学生反复读、细细读,不放过一个字地去读。读的过程中,抓住重点词语“援助中心”、“卡片”、“一直盼望”理解。⑵学生用心去读课文。⑶汇报交流:①援助中心:援助──帮助,援助中心是一个怎样的机构?联系生活想想哪些人需要帮助?②一直盼望:想想:她为什么一直盼望有一个洋娃娃?一直盼望是什么意思?她一直盼望洋娃娃干什么?③卡片: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这个女孩写的,卡片上有她一个小小的愿望。你能看到这张卡片吗?写着什么?感人吗?你能试着说一说吗?3、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三、联系全文,深入品悟,突破难点师:一棵能让人如愿以偿的树,多么神奇!当金吉娅站在这棵神奇的给予树下时候,她会想些什么呢?──满足陌生女孩的愿望。1、金吉娅一定会这样想的,但真的就这样简单地作出决定吗?当金吉娅买了一个洋娃娃,所剩的钱只够买一些棒棒糖的时候,她的表情是怎样的?──沉默不语。2、这是为什么?她当时会怎么想?小组交流,发表想法。3、多么复杂而艰难的选择,一边是亲爱的妈妈和哥哥姐姐,金吉娅多么的爱他们啊,多么想送给他们精美的圣诞礼物,真诚的圣诞祝福;一边是一个陌生的女孩,她多么可怜,只是想得到一个洋娃娃,多么微小的愿望。最后金吉娅最终选择了___放弃了____。4、有感情地读一读这段金吉娅说的话,体会她内心艰难的选择。5、金吉娅终于买了洋娃娃,在她送出去的时候,会在卡片上写些什么?6、学生在卡片上写话。7、交流卡片内容。8、当金吉娅把卡片和洋娃娃送到援助中心后,我们可以想象到:陌生女孩得到了什么──洋娃娃、关爱;金吉娅得到了什么──小女孩的感谢、妈妈的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