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结构化程序设计课题4.1结构化程序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作者张京工作单位南宁市第九中学一、教材分析教材从实例出发,阐述了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意义,从三个方面对结构化程序设计进行探究,采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模块化方法设计程序,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是分解一个问题的一种技术,也是结构化程序设计的精髓。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方法符合人们解决复杂问题的普遍规律,先全局后局部使设计出来的软件可读性好,整体结构清晰、合理,提高了软件的可靠性与可理解性。同时,还给出了结构化程序设计实现的技术手段,即: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对实际问题进行初步规划设计。二、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如何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程序的基本结构和算法的程序实现等内容后,让学生进一步探究如何用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方法解决问题,并逐步理解结构化的思想。学生在学习时是第一次接触结构化程序设计,会感到无从入手,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从学生身边的实例出发,设计了构思作文这样一个环节,画功能图是一个难点,要理清项目的逻辑关联,不断细分到能具体实现的程序块,所以在教学中设计了分组讨论。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②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①结合实例,经历结构化程序程序设计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基本过程,认识模块化程序设计的地位和作用;②通过实践活动,能用流程图描述出设计结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对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兴趣;②接受结构化设计思想方法。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对结构化程序设计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基本思想方法。教学难点:画出问题组织结构图,即画功能模块图。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问题情境创设活动一: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写作文《访问海迪姐姐》,整合语文学科知识。学生分组讨论分组探讨,开展合作性学习提问分析,引出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方法1、写作文时可先列出写作提纲,规划好整个文章分成哪几个部分,然后再一进步考虑每一部分分成哪几节,每一节分成哪几段,每一段应包含什么内容。用这种方法逐步分解,直到认为可以直接将各小段表达为文字语句为止。学生讨论后展示下图。并进一步加以说明。(见附表一)这样的方法就叫做“自顶向下,逐步细化”。2、但也有的人在写作文时不写提纲,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直到他认为把想写的内容都写出来了为止。这种方法叫做“自下而上,逐步积累”。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对身边具体问题的思考分析,为后面的模块划分做好准备。思考:哪一种方法更好?显然,自顶向下,逐步细化的方法对问题考虑周全,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作者容易写,读者容易看。如果发现某一部分中有一段内容不妥,需要修改,只需找出该部分,修改有关段落即可,与其他部分无关。我们提倡用这种方法设计程序。这就是用工程的方法设计程序。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方法和设计步骤。引入新课新课讲授活动二:学生阅读课本P72~P73表4-1程序比较。通过具体程序进一步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优点。让学生对这两个程序进行评价,结构化程序好在哪里?为什么建议不用GOTO语句?学生阅读课本并思考,进一步加深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优点。在学生理解结构化程序的基础上,再通过具体程序让学生感受结构化的具体呈现方式。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实现方法和步骤①划分模块,确定层次关系。②三种基本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③自顶向下,逐步细化学生聆听,并思考具体实现方法,凡用三种基本结构编写的程序都是结构化程序设计。画图示范以《书店销售管理系统》模块为例,画出:零售售书、零售退书、零售查询、零售盘点4个子模块。边讲边画出示意图。思考模块的划分一边讲授一边画意图,加深学生的理解。分组实践细化其他模块,完善系统。3~4个同学为一组,各小组内同学分工协作,完成系统的设计。分成若干小组学生实践,加深对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的理解。分组实践,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分组讨论,适当给出一些建议。小组内部为各个成员分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