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等边三角形》教学案单位:南莫镇沙岗初中年级:八年级设计者:张永宏时间:2014.10课题等边三角形课型新授案序6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了解等边三角形的概念,探索并掌握其性质和判定,并认识其特殊性.数学思考经历对问题的观察、探索的过程,感受等边三角形性质和判定的内涵.解决问题初步掌握等边三角形性质和判定的应用方法.情感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预习检查预习作业1.三角形分类:三角形等腰三角形2.若△ABC是等边三角形,AB=7,则BC=AC=__,△ABC的周长为____.3.若△ABC是等边三角形,则∠A=____度,∠B+∠C=_____度.1.学生结合教师提出的问题,小组交流探讨.2.不等边三角形,腰和底边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3.7,21.4.60,120.让学生预习展示成果,为下一步学习等边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做准备.新课引入得出性质1.引导各组按照边的不同特征将三角形分类,引出课题.2.板书定义.3.引导学生说出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的关系.4.引导学生探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1.回忆说出等边三角形定义.2.学生回答关系.3.学生对照等边三角形△ABC,进行口头验证,并让学生把结论记下.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动手操作发现判定1.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个等边三角形,并说出操作过程及画图理由.2.引导学生发现“三个内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引导学生发现“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4.总结归纳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学生画图,用幻灯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出操作过程及理由.2.发现“三个内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学生口述论证过程即可.3.学生讨论后尝试得出结论,并加以证实.通过画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夯实基础巩固提高指出下列图形中哪些是等边三角形.学生口答初步体会等边三角形判定方法的应用,使学生明白理论333120°60°60°33∠1+∠2=120°来源于实际又反作用于实际的道理.12例题剖析发散思维例: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直线DEBC∥,交AB,AC于D,E.求证△ADE是等边三角形.师生合作,分析证明思路.在上题中△ABC是等边三角形的条件不变,以下两种方法分别得到的△ADE都是等边三角形吗?为什么?(1)将直线DE向下平移,交AB、AC的延长线于D、E.(2)反向延长AB、AC至D、E使AD=AE.教师关注学生的思路和书写的规范程度学生理清思路后,自学课本54页内容.尽可能的由学生讨论完成.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教师进行电脑演示图形的运动变化过程,培养学生探究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登高望远活学活用探究:将两个含30°角的三角尺摆放在一起,你能借助这个图形,找到Rt△ABC的直角边BC和斜边AB之间的关系吗?学生自学课本55页内容后,小组合作探究其他证明方法.巩固所学新知识,在解决问题得以进一步提高.回顾反思体验收获引导学生谈这节课的收获与体会及教师总结.学生谈这节课的收获与体会.梳理知识,巩固知识,使学生养成自我评价的良好习惯.作业布置1.这是两个等边三角形,请移动三根火柴,将此图变成四个等边三角形.2.课本58页第11、14题课后独立自主完成.§12.3.2等边三角形1.定义3.判定证明(教师)4.练习例题5.证明(学生)2.性质三角形分类区域板书设计EDBC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