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与诚信同行1、诚信的含义(1)诚:诚实,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实事求是;(2)信:守信,遵守信用、履行诺言。2、诚实与守信两者有密切的联系。诚实是守信的思想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外在表现。3、★为什么要讲诚信?(1)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精神财富;(2)诚信是一种资源:①人贵诚信。诚信是为人做事的基本准则。(立身之本、首要之德)②诚信是协调公共关系的重要条件。(是家庭和睦、人际关系和谐、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保证。)③诚信是公民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树立“诚信为本”的行业理念)④诚信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⑤诚信是从政执政的基本要求,是人民拥护政府的重要精神支撑。(诚信政府是建立诚信社会的基础)4、当前,我们要加强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公民道德建设。5、★诚信的基本要求(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1)重诺守信(是诚实人的做事准则,也是衡量一个人心理成熟的标尺),言必信,行必果;(2)对事负责,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件事,并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3)从说实话做起。6、我们既要保护自己的隐私,又要尊重他人的隐私。7、严守国家秘密是法律规定的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每个公民热爱祖国、捍卫国家利益的基本要求。8、如何保守国家秘密?(1)我们要增强保密意识,自觉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2)在交往中既要热情友好,又要遵守有关纪律;既要珍惜真诚友谊,更要维护国家利益。(3)对一切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人和事,要及时举报。9、企业职工有保守商业秘密的责任和义务。10、善意的谎言的要求:出于爱心、真心第六课做守法公民1、★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2、★依法治国的含义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主体:广大人民群众;“法”是指宪法和法律。)3、★依法治国的本质: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4、★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5、★为什么要实行依法治国?(1)依法治国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2)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3)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4)依法治国,能够促进社会和谐,保证国家长治久安,才能维护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从根本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人民群众的最高利益是社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216、★依法治国的要求?(如何做到依法治国?)(1)基本要求: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具体要求:(1)立法机关要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重要前提)(2)国家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3)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4)任何公民都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7、法律和道德的关系?(1)法律和道德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2)法律是道德的保障。(3)道德是法律的基础。8、★法治与德治的关系?(1)法治和德治相互联系、相互促进。(2)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3)德治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4)在推进依法治国的同时,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坚持依法治国方略与以德治国方略相结合)9、★公民树立法治观念的内涵公民树立法治观念,就是要树立严格遵守法律,以及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的观念。10、★公民为什么要树立法治观念(意义)?(1)树立法治观念是文明社会对公民最起码的素质要求;(2)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是实行依法治国重要条件。(3)只有人人树立法治观念,才能有效维护社会稳定,才能维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4)守法用法,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重要环节。11、★怎样才能树立法治观念?(1)认真学法,懂法;(2)严格遵守宪法法律;(3)自觉履行法定义务;(4)依法维护合法权益。12、★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