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多变的价格1.(2013·大纲全国卷)假设某国M产品只由甲、乙两家企业提供,售价为10元。2011年,甲企业生产500万件,乙企业生产400万件。2012年,甲、乙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提高一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M产品的价格和社会总价值分别是()A.5元9000万元B.10元9000万元C.5元18000万元D.10元18000万元2.假设2014年某国生产M商品100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6元,2015年生产M商品的该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4年该国生产M商品的价值总量与M商品的价值量分别为()A.400万元4元B.600万元4元C.600万元6元D.400万元6元3.(2013·新课标全国Ⅰ)2012年,某县农民种植的土豆产量大增,但市场没有相应扩大,农民不得不低价销售,收入不增反降。下图的①②③④中,能够反映这种“丰产不丰收”经济现象的是()A.①B.②C.③D.④4.(2014·福建高考)M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在一般情况下,下列哪种情形可能导致曲线S1向S2平移()①M商品是汽车,汽油价格上涨②M商品是大米,面粉价格下降③M商品是商品房,房贷利率下调④M商品的供给量不变,M商品供不应求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5.(2014·山东高考)2004~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11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坚持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等政策。这些补贴政策的实行有助于()A.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居民同步富裕B.提高粮食市场价格,扩大粮食种植规模C.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D.增加种粮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6.(2013·江苏高考)一般来说,一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将会导致粮食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动。在下图中,可以较为准确反映这种变动的是(A)7.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经国务院批准,2014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提高到每50公斤118元,比2013年提高6元。该政策实施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注:P为价格,Q为数量,D1为价格提高前的供给量,D2为价格提高后的供给量。)(A)8.(2014·安徽高考)受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和政府开征资源税的影响,高能耗产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一般会发生变动。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这种变动的图形有()1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9.(2012·安徽高考)读下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2011年某企业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比例和价值总量分别是()年份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M商品总产量20104410万20114220万A.50%40万B.50%80万C.100%80万D.200%160万10.(2012·浙江高考)某镇居民喜食鸡肉和羊肉,近几年镇政府大力提倡发展养鸡业,市场上鸡肉供给大幅增加。假定羊肉供给未变,这会使()①鸡肉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②羊肉价格上升,需求量增加③鸡肉需求量减少,价格上升④羊肉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1.(2011·新课标全国卷)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A.1452万元B.1320万元C.1210万元D.1100万元12.居民“菜篮子”价格波动在中秋节、国庆节期间异常明显,节前菜价升高,节后菜价下降已逐渐成为历年来的“自然规律”。这种菜价波动的“规律”()①体现了价值规律的作用②说明了节日期间菜价不能正确反映价值③反映了供求关系影响价格④证明了市场调节的盲目性、自发性缺陷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答案B解析受供求关系影响,菜价在节日前后波动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①③符合题题意。13.科技进步使光伏产业的发电价不断降低,预计到2020年,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将低于传统电力上网电价。由此可见()①光伏发电与传统发电的电力是互补商品②价值决定价格,成本低的东西价格就低③科技发展是光伏发电上网电价下降的决定性因素④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使光伏企业在竞争中具备优势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光伏发电与传统发电的电力是互为替代品,①不选。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同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成本低的东西价格不一定就低,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