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2013-2014学年下学期教学教案科目《导游基础》授课班级:12旅游(3)班任课教师:孙春华教案使用时间:第2周第课时课题:第二章第一节中国地理环境课时安排:2课时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中国地理环境的概况。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引导学生自学课本内容,梳理知识点,做任务,煅练学生的合作能力、归纳陈述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尊重不同国家不同人民的风俗习惯。教学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地形地貌、水系、气候、自然资源的相关知识点。教学难点:梳理知识点,学会快速记忆。教学重点、难点解决办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引导学生自学课本内容,梳理知识点,做任务,煅练学生的合作能力、归纳陈述的能力,从而解决重、难点。教师教法:指导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学生学法:小组合作法教具、学具准备:教学程序设计:导入――明确目标――讲授新课――小结――布置作业备课时间:2013年3月13日专业部签字:年月日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备课纸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一)复习旧知问:法国、英国、德国的国歌是什么?(答案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复习旧知、巩固知识点。(二)明确目标:1、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的知识。2、中国的地形地貌、水系、气候、自然资源的知识。教师展示学生明确使学生学有方向二、讲授新课(一)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1、地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东邻朝鲜,北面是俄罗斯、蒙古,西北和西南面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接界,南接老挝、缅甸、越南,陆上疆界达2.2万千米。2、疆域:最北端—漠河;最南端—教师组织学生看地图。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看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曾母暗沙,最西端—帕米尔高原,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二)地形地貌1、三个阶梯。2、山脉有三列。3、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4、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教师组织学生看地图和勾画重点。学生看地图和勾画重点。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识记能力。(三)水系1、我国最大的外流河:长江2、七大水系:3、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4、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5、我国面积最大的湖及咸水湖:青海湖6、第二大咸水湖、我国海拔最高的湖:纳木错湖组织学生勾画重点学生勾画重点,快速记忆培养学生筛选知识点的能力和快速识记知识点的能力主。(四)气候1、东部属季风气候、西北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2、干湿地区划分: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3、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以课件辅助教学学生看课件,勾画重点,快速记忆培养学生筛选知识点的能力和快速识记知识点的能力主。雨、高温区与多雨区一致,是世界上季风最典型、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4、台风6-9月最为频繁。(五)自然资源1、土地资源:国土面积144亿亩,耕地约20亿亩,居世界第4位。人均占有量0.35公顷。2、水资源:人均径流量2200立方米,是人均的24.7%。海滦河流域是水资源最紧张的地区。水能源居世界第一位3、生物资源:(1)动物:熊猫、野马、野生双峰驼、白鳍豚、扬子鳄、大鲵等。(2)植物:水杉、银杏等。(3)矿产:矿产资源世界第三。问:居世界第一的矿产有哪些?4、海洋:我国著名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四大渔场:舟山、黄渤海、南海、北部湾教师组织学生课件展示及陈述。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互评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制作的其中一个国家概况的课件,并请一位代表上讲台陈述。学生互评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课件制作能力、归纳陈述的能力。渤海湾渔场:以盛产对虾著称。全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我国海盐居世界首位)三、小结根据课堂内容进行小结教师小结学生倾听以鼓励和肯定学生的努力为主。四、知识小竞赛知识竞赛:分七个小组进行。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竞赛以鼓励和肯定学生的努力为主。四、布置作业用表格列出这些客源国的首都、国语、国庆日、国花、国歌、货币、服饰、饮食、礼仪、禁忌、景点的知识。布置作业学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