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技能训练教学方案题目第2课大一统与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课题来源政治文明历程学生郭翔宇指导教师苏继红年级2010级专业历史学班级历史(10)班学号2010030247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05月1课题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课程标准理解“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掌握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考试大纲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材分析本课在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秦朝开创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奠定了我国古代大一统王朝政权体制的基础,成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并为以后历代所沿用,对此后我国两千多年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皇帝制度中的世袭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度,源于西周的宗法制度。同时本课是依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所列的“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这个学习要点编写的。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很多,在一课时的篇幅里不可能面面俱到,教材择取最具特色的中央的行政体制、地方的郡县体制作为典型,以及秦始皇加强统一的政策。通过其发展的基本史实,来反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教学意图:使同学了解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基本史实,进一步认识秦王朝在中国历史生的地位)学情分析高一学生是从形象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时期,他们承继了初中生的特点,仍然喜欢直观的、趣味性的知识。只有心情愉快的参与进来,知识才能发挥作用,情感和能力才能得以升华。对于秦朝的大致制度和巩固统一政策,学生在初中已经有所了解,所以对于其概念的讲解不要做过多的解释,要重点梳理其演变的脉络以及关注考试大纲中的问题。(教学意图:依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和接受能力,制定相应的学习教案,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学到更多的东西)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皇帝制、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等重要概念;了解中央集权制的形成和影响;正确认识中央集权制是封建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产物。(2)搜集历史上有关秦朝中央集权制建立的资料,进行初步的归纳和分析,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以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的能力。(3)分析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历史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历史插图学习法:利用人物画像,文物图片,历史专题片,感知历史表象,再造历史形象,对历史人物加深记忆和理解。(2)评价人物和事件的方法:将历史人物和事件还原到当时特定的历史时间、空间,抓住有关的内在联系;注意分析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时代属性、社会属性和阶级属性;正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辨证唯物主义方法解决问题,联系史实,客观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及事件。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节的学习,认识秦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进步作用,逐步形成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2)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3)注意研究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教学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作用和影响(三要素:皇帝制度的确立,地方上推行郡县制,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教学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背景、过程和意义;对于秦始皇的评价教学方法(1)讲授法,引导学生研习和运用历史材料。围绕主题补充或重新整合课本提供的历史材料,比如用《秦朝疆域及主要建设示意图》帮助掌握秦朝实行郡县制的背景。期望学生在研习历史材料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材料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牢固树立“论从史出”的意识。(2)自学释疑法,通过各种方式创设情景,设置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3)分组讨论法,在合作与交流中不断锤炼历史思维。教学准备结合课程标准与考试大纲对教材的研读;前辈老师的相关资料;查找网络上的相关文档、音频、视频资料;对于PPT等相关教具的制作。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音像导入)3春秋之末,战国之始。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