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知识体系梳理一.经济特区和经济工发区1.方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①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2.过程:⑴经济特区A.含义: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的②________________和③________________的地区。B.概况:从④________________年起,我国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C.原因:它们是中国南方⑤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陆路通道或重要海运港口,是著名侨乡,离香港、澳门、台湾较近,在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D.目的:为了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国外的⑥________________、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要点点拨特区的“特”主要体现在中国政府对其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上,是在经济上采取更加开放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去吸引外资的工种特殊形式。⑵沿海开放城市:⑦________________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⑶沿海经济开发区:相继把⑧________________(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辟为沿海经济开发区。⑷开发、开放浦东:1992年,开发上海浦东成为经济建设的重点,同时也成为中国进一步⑨________________的标志。⑸开发天津滨海新区:2004年以来,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引起世人关注,这一地区的进一步开发开放,可以有效地提升京津冀和⑩________________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要点点拨沿海经济开发区和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一样,是中国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桥梁和窗口,是出口创汇的基地。3.开放格局(特点):中国的对外开放已经形成了从⑪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省会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4.意义: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的⑫趋势。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世贸组织的由来⑴由来:A.前身:1948年1月1日的①________________B.性质:是关于关税和贸易准则的②________________。C.1995年1月1日成立世界贸易组织,总部:③________________2.中国加入⑴时间:2001年12月11日⑵性质:是各国之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世界性④________________。⑶过程:A.⑤________________年,中国首次派观察员列席关贸总协定主持召开的国际纺织贸易协议谈判会议。B.1986年7月,中国正式申请⑥________________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国地位,并为此做了许多努力。C.经过长达15年的艰难谈判,中国终于在2001年12月成为世贸组织⑦________________。3.影响:⑴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融人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⑧________________的一个契机,⑵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⑨________________。⑶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必将有力地推动⑩________________的繁荣与发展。★要点点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也有弊,但总体上是利大于弊。利用得好,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扩大出口,更多地吸引外资,更恰当地保护和支持国内产业的发展,更有效地对付某些成员的贸易歧视。【重难点解析】1、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对外开放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原因:(1)历史教训: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近代的落后挨打。(2)必要性:①经济全球化成为时代潮流,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②克服计划体制弊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其根本目的在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服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3)有利条件: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为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意义:(1)经济上:有利于利用和吸收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学习外国的先进管理经验,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2)政治上:加强与友好国家以及各国人民的交往,创造良好的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这也有利于我国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3)科学文化上:加强对外科技、教育、文化的交流,有利于促进我国科技人才的培养,加快我国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2、对外开放的几个问题的准确理解:全方位——全国对外开放,对全世界开放。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