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4页例1,课堂活动第1、4题,练习十三第1、2、4题。【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观察、猜想、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2.经历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过程,积累发现、猜想、验证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及探究过程。【教学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及探究归纳出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教学准备】教具: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三角板、直尺、实物投影仪。学具: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学具盒、实验报告单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课件出示,情境引入。孩子们,请看:屏幕上喜洋洋用积木在沙滩上留下了这些痕迹,你能判断它们的形状吗?(课件显示把这些积木印在沙滩上的痕迹抽象为图形)2.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提问:能举例说出在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吗?3.从实物抽象出图形孩子们请仔细观察:(课件演示:黑板面和方巾面慢慢隐去,抽象出长方形、正方形图形,并闪烁过程。)4.揭示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我们常见的图形,他们都有各自的特点,今天我们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出示课题: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一)商定探究内容1.提问:孩子们,老师想听听,你们想知道(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哪些知识?2.揭示:大家想要知道的真多呀!今天我们探究它们的特征,看看他们的边和角特点好吗?(板书:边、角)(二)探究长方形的特征1.大胆猜想。(1)要求:孩子们,请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摸一摸它的边和角。来数一数,它有几条边,几个角?(板书:四条边四个角)(2)思考:请仔细观察这个长方形,通过你的观察,大胆的猜一猜它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呢?师把学生的一些猜想记录到黑板上。2.启发思考。思考:你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想一想能验证吗?用什么办法可以验证?(可能出现用“比一比”,“摆一摆”,“折一折”,“量一量”的方法来验证。)3.验证猜想。要求:每个小朋友的信封里都有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小组操作。先组里讨论讨论,想好用什么方法能找出长方形的边和角的特征,再做好分工,把结果记录下来。教师巡视指导、点拨,鼓励学生选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进行实验,注意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如小组合作、学具的使用等4.小组交流。(1)认识边的特征提问:刚才孩子们讨论得这么热闹,想不想说给大家听听。我们先来说说长方形边的特征。你们用的是什么方法,哪个小组先来?(提示学生注意倾听)学情预计1:用“量一量”的方法,用直尺量长方形的上下两条边相等,左右两条边相等。追问:能说出你量出来的结果分别是多少吗?(板书:“量一量”)提问:哪些小组也用了量一量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和他们一样吗?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学情预计2:用“折一折”的方法。追问:怎么折的,能折给其他小朋友看看吗?(学生上前面来折,提示学生注意折法)小结:哦,明白了,通过折一折,我们发现长方形的这两条边完全重合,所以相等。那另两条边呢?我们一起来折一折,这两条边也完全重合,说明这两条边也相等。真聪明,看来折纸也可以帮助我们学习数学知识。介绍:长方形的上下两条边,左右两条边,是具有相对关系的两条边,我们可以叫它们是一组对边。引导学生边指长方形的边,边说:这是一组对边,这是另一组对边。追问:长方形有几组对边?小结:长方形的上下两条边相等、左右两条边也相等,也可以说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提问:指这两条是对边吗?我们一般把这两条边称为邻边,那它们相等吗?介绍:我们把相对比较长的这组对边的长叫做长方形的“长”,比较短的这组对边的长叫做长方形的“宽”。(板书)再次让学生指一指长方形的长和宽,问长方形有几个长?有几个宽?(2)认识角的特征提问:刚才我们通过折一折、量一量,认识了长方形的边,那角呢?你又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呢?学情预计:用“比一比”的方法,用三角板的直角来比它的角,发现了它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生上台演示)(3)小结小结:刚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