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端午日》导学案一、自学探究1、搜集端午日的来历和习俗。2、搜集《边城》故事梗概。3、搜集作者作品的相关资料。4、注音:蘸()酒桨()手擂()鼓呐()喊鹳()泅()水茶峒()戍()军形似字:戍()、戊()、戌()、戎()释义:莫不——不拘——5、理清全文思路:二、质疑导学1、创景导入明确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丰富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2、)提高阅读理解以及联想、想像的能力,感受课文精彩的场面描写。(3、)体会“奋力向上、团结拼搏”的民族精神。教学重点:1、精彩的场面描写。2、传统节日体现的价值。教学难点: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及虚实结合的方法写好一个场面。★资料链接:(1.)什么是场面描写?场面描写: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地点之中,对以人物为中心的生活画面所做的具体描写。(2.)场面描写与环境描写的区别:场面描写与环境描写的不同在于:环境描写是描写人物活动的客观环境,是“静态”的描写;而场面描写是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动态"的描写。2、自学教材合作探究(1、)迅速浏览课文,并和同桌讨论以下问题:■分别用三字短语概括茶峒人端午这天的风俗习惯。■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这些风俗习惯的?(划出表示时间的相关语句)哪个风俗是详写的?为什么?■这些活动民众的参与程度如何?从哪些词语和句子中可以感受到?(找出这些词语分析)3、师生互动合作研讨(1、)赛龙舟前人们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在文中划出)有什么作用?(2、)细读赛龙舟精彩场面的内容小组合作完成:■参加赛龙舟比赛的人有哪几类?他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请在文中找出。■请将这些人最有表现力的动作划出来,并说说这些词语对表现赛龙舟场面的作用。■周围观众的表现怎样?请说出对观众的描写有何作用?■“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属于何种写作手法?作用如何?总结场面描写的写法。■对胜利者的奖品,人们看重的是什么?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3、)分析追鸭子的场面:■追鸭子活动设置的目的是什么?■参与追鸭的人员有哪些?■说说你读后的感受。4、达标训练巩固提高根据内容,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10分)(1)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________,手脚________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2)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________嘭嘭铛铛地把锣鼓很________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3)文章的结尾写“人和鸭子的竞赛”,似乎与龙舟竞赛没有多大关联,能否删去?为什么?5、课堂小结评价延伸■课文通过描写________和_______的欢快场面,展现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_____民风,表现了______和_______的民族精神。■你能总结一下本文的写作特点有哪些吗?■眼下越来越多的洋节日(例如:圣诞节、情人节)在中华大地悄然兴起,你对这一现象有何看法?三、达标检测1、完成课后作业。2、课文第二小节写捉鸭子,场面写得很简略。请你试着运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虚实相结合的方法,以“兵士们将30只绿头长颈的大雄鸭放进河里”为开头,将捉鸭子的场面写得具体一点。要求:不少于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