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化学组:景亚平【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通过实验探究和自主探讨,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和规律。⑵通过情景设置、自主学习掌握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⑶能够用盐类水解的知识去解释生活、生产中的有关现象和做法。2、过程和方法⑴通过实验探究、分组讨论,进一步让学生掌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理论解释-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⑵通过问题探索,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⑴通过实验的体验,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⑵通过合作、交流的学习体验,使学生认识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实质和规律【教学难点】盐类水解的实质【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自主学习法、归纳分析法【教具准备】仪器:玻璃棒、烧杯、表面皿(或玻璃片)、滤纸试剂:醋酸钠溶液、氯化铵溶液、氯化钠溶液、硫酸铵溶液、碳酸氢钠溶液、硫酸钠溶液、PH试纸【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通过学习我们知道,酸溶液呈酸性,是因为酸电离出H+,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使C(H+)>C(OH-);碱溶液呈碱性,是因为碱电离出OH-,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使C(H+)<C(OH-);大多数盐不能电离出H+或OH-,盐溶液是否显中性?要知道答案,请看盐类的水解。(板书)第三节盐类的水解【课程讲解】(板书)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请同学们思考如何验证以下三种溶液的酸碱性?CH3COONa、NH4Cl、NaCl、思考并回答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方案一:用广泛PH试纸;方案二:用石蕊试剂或酚酞试剂。温故而知新,再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求知欲,步步逼近课题培养学生设计方案的能力1问:你知道PH试纸的使用方法吗?安排活动:分组、探究、填表(第一行)、发言【总结】盐溶液不一定都显中性,也有呈酸性或碱性的请同学们继续分析这三个盐的组成特征,并填入表中对应位置【设疑】请继续完成表中(NH4)2SO4NaHCO3Na2SO4的盐类型,根据盐的组成特征估计一下(NH4)2SO4NaHCO3Na2SO4溶液的酸碱性【实验验证】学生分组实验,测定(NH4)2SO4NaHCO3Na2SO4溶液的酸碱性。【讨论】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成盐的酸和碱是否存在某种关系呢?观察盐溶液酸碱性与盐类别关系表,你能从中找出什么规律吗?(问)Na2CO3溶液呈酸性、碱性还是中性?(板书)二、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设问】:为什么CH3COONa显碱性?思考、讨论以下问题:①醋酸钠溶液中含有哪几种离子?②哪些离子可能相互结合?③学生回答:把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所测溶液,点在试纸的中央,再与标准比色卡比对分组实验,测所给溶液的PH、填表、回答问题:CH3COONa溶液PH﹥7,呈碱性,NH4Cl溶液PH﹤7,呈酸性NaCl溶液PH=7,呈中性思考讨论,并填表格CH3COONa强碱弱酸盐NH4Cl强酸弱碱盐NaCl强酸强碱盐学生填表、观察、思考并回答分组实验,测所给溶液的PH分析回答:强酸弱碱盐呈酸性,强碱弱酸盐呈碱性,强酸强碱盐呈中性。通过启发,学生回答: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学生回答:碱性,因为谁强显谁性!分组讨论,汇报交流,学生回答:CH3COONa溶液中,有CH3COO-、Na+让学生掌握PH试纸的使用方法由实验得结论,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与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利用实验得出的结论,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迁移能力用实践经验指导经验通过讨论得出盐溶液酸碱性的规律通过找规律、说口诀,提高学生记忆兴趣及时反馈学生掌握情况通过连环设问,启发学生得出氯化铵溶液呈酸性的原因2离子的结合对水的电离有无影响,如果有,有什么影响?(对学生的分析进行肯定和表扬)【解疑】多媒体展示分析【思考、讨论】NH4Cl显酸性、NaCl显中性的原因【追问】你能写出NH4Cl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吗?【过渡】以上在溶液中由盐电离产生的离子与水电离产生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板书)三、盐类的水解1、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产生的离子与水电离产生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设疑】有些盐水解,有些盐为什么又不水解?水解要满足什么条件?2、条件:有弱离子,易溶3、实质:破坏水的电离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