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课上的安全教育渗透教学设计善堂一中张勤红田径教学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田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的德育教育以及伤害事故的预防等几方面的探讨,希望对中学田径课的教学问题有所助益。田径课程作为体育教育的主干课程之一,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田径项目的学习和锻炼,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和体能水平,改善内部器官的功能,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除此之外,通过田径课程的讲授和田径项目的训练,还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怕挫折的意志品质,增强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心。所以说,田径教学是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田径项目的种类较多,相对其它体育项目来说也稍显枯燥,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合理的田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科学的授课方法是体育任课教师顺利高效的完成田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的保障,也是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基础。一、田径教学内容的组织田径运动的技术项目繁多,而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田径教学的课时有限,课堂的教学容量也有限,所以,任课教师必须根据课时安排、教学计划及学生自身的情况在组织田径教学时对教学内容作出选择,一般来说选择的标准可根据以下三个标准进行,即:健身原则、简易原则、兴趣原则。健身原则指的是在为田径教学课程组织内容时,要去选择具有健身价值的项目,通过对项目的学习和动作的掌握,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增强学生的体质;简易原则,指的是在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项目时,需要根据中学生的身体条件和实际具备的运动能力选择教学内容。中学阶段的体育教育学习的是基本的技术,是大多数同学能够掌握或者经过一定的努力能够掌握的技术,而不是学习高超的技能,所以在组织和选择课程内容时,一定要贯彻教学项目和教学安排的简易型原则,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安排教学任务,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成效,高效的完成教学目标。兴趣原则,指的是任课教师在组织田径教学内容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来进行选择,可以搭配使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融入有趣的课堂游戏等多种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根据学生特点进行组织的教学内容更容易引发学生学习和锻炼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同时会让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二、田径教学方法的选择在田径教学过程中,为了能更好、更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来说,在田径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讲解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分解教学法、完整教学法。讲解教学法,是一种比较基础的教学方法,它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首先要用语言向学生讲解和传达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意义、动作要领、训练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是学生了解田径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要求的一种途径。在利用讲解教学法进行教学时,任课教师要注意,语言的使用应尽量精炼和准确,要能重点突出知识重点,并且生动形象,容易理解。而且在讲解过程中,任课教师要先易后难,深入浅出,并随时观察学生的接受情况,调整教学进度。示范教学法是指任课教师或任课教师指定一部分学生,为大家做动作示范,这种教学方式相对讲解法而言,更加直观具体,学生更容易领悟。在采用示范教学法时,任课教师一定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示范位置、讲清示范的目的,强化正确动作的注意要点。分解教学法,是指任课教师为了能让学生更加清楚的认知所学习的技术动作,将动作合理的分成几个部分,逐个进行教授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对动作的认识更加清楚明晰,可以有效的简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容易破坏动作的内在连续性,影响整个动作的形成。完整教学法,是指任课教师把动作从开始到结束流畅完整的进行教授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观察技术动作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便于学生完整的掌握技术动作。但缺点是学生很难发现动作中的难点和要点。在田径教学过程中,总体说来应当以完整教学法为主,根据课程内容的情况,适当选择其它教学方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