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用好苏教版小学硬笔习字册“五部曲”VIP免费

用好苏教版小学硬笔习字册“五部曲”_第1页
1/2
用好苏教版小学硬笔习字册“五部曲”_第2页
2/2
用好苏教版小学硬笔习字册“五部曲”鹿世昌苏教版小学硬笔习字册作为配套教材在小学写字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如何让其有效服务于写字教学呢?一、正视硬笔习字册封面插图,形成正确写姿意识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是一种良好的书写习惯,要靠长期的坚持和训练才能养成。我们的习字册封面,编者都刻意安排了一位小学生的写字姿势图。在现实的写字指导中,有很多老师忽视了这一点。在写字课上,我让学生观察习字册封面,看看封面人物的姿势,从形象上感受写字姿势的美感,进而告诉他们:正确的写字姿势有利于青少年的骨骼、视力的健康;写字的坐姿与执笔姿势是否正确,与正确地运用笔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写字的姿势优美也是写字美的组成部分。每次写字前,我都让学生看一看习字册封面,在头脑中留下直观的形象,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写姿意识。二、重视硬笔习字册例字写法,总结结构规律意识习字册在每一课都有例字的介绍,展示了汉字书写的一些基本规律。1.笔顺笔画的写法。先横后竖:“十”“下”;先撇后捺:“人”“天”;从上到下:“旦”“三”;从左到右:“说”“你”;先外后内:“月、间”;先内后外:“还”“连”;先里头后封口:“国”“回”;先中间后两边:“小”“永”。笔画要疏密有致,上紧而下松等。2.汉字的间架结构的写法。①左右结构;②左中右结构;③上下结构;④上中下结构;⑤全包围结构;⑥半包围结构。有的字横要短,撇要长。运笔的轻、重、快、慢,线条的粗、细、曲、直,结构的疏、密等等。中国的方块汉字是世界公认的美的载体,这些例字向我们展示了汉字的美韵。在教学中,应向学生指明目标,让其探索,讨论交流,自己发现规律。让学生充分形象感知汉字的结构框架,在练字的同时,积极开动脑筋,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三、审视硬笔习字册描红、仿影、临写,提升临帖、读帖能力习字册中每课的第一项练习,由一个描红、一个仿影和两个临写构成。现实教学中,学生的描红、仿影很少到位。描仿是学生写字入体的重要环节,若重视程度不够,尽管学生临写时认认真真,也很难改变自己的字“体”,为提高写字教学质量,可以增加难度,先让学生充分临帖、读帖进行比较,使学生发现自己的字与范字的差别,养成经常临帖、读帖的好习惯。比如,常有学生将笔画较多的字写出下格线。教师只需拿范字两相对照,学生定能思而得之:笔画要疏密有致,要上紧而下松。四、认知硬笔习字册三种写字格,深化写字运用习字册中一共有三种写字格,分别是田字格、方格,横线格,学生写起来难以掌握标准,不是靠上,就是靠下;不是偏左,就是偏右;有的忽大忽小,大小不一。而且,大多数学生习惯写小,久而久之,学生的坐姿易变样,视线与纸面的距离拉得越来越短。我们认为,从田字格——正方格——横线格写字,总的原则,一开始就要求写大,要写“满”(不是顶满)格子。这样写的好处有三个:一是从整体布局上可以纠正学生大多偏右下方的毛病;二是学生习惯写大字,指关节、腕关节运动幅度大,能增强手指、手腕的灵活性。要教会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分析运用,这是写好字的前提。如首先要让学生知道例字是什么结构,在田字格中所占的比例怎样,它的各部分的高度、宽度是否在同一水平线上等。再分析例字的某一个部位位于格子的哪一部分,分散在具体哪个小格中,所占的比例又是多少。这样一来,这个字的基本模型就搭建出来了。最后,还要找准每个字的关键笔画所在位置。例如,哪一笔在横中线上,哪一笔在竖中线上。五、欣赏硬笔习字册历代书家作品,提升学生审美水平习字册封底设计了历代书家作品,例如,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蜀王杨秀的《董美人墓志》、国诠的《善见律》、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的《祭黄几道文》、祝允明的《千字文》、王宠的《谢康乐诗》扇面等等,足见编者的良苦用心。在教学中,我结合封底,搜集大量历代书家作品及故事做成课件展示给学生看,比如,蜀王杨秀的《董美人墓志》开唐代小楷先河,笔意精致细腻,点画清劲挺秀,在其平正端庄中,微露险绝的姿态,显得平而不板;王宠的《谢康乐诗》扇面,书法秀劲,风神疏朗,是楷书中的佳作……再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用好苏教版小学硬笔习字册“五部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