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短心理距离,调动学生积极性中文组郭艳如果说学校教育是盖一幢大厦,那班主任就是那脚手架,连接着每一个关键部位,是整个建筑的“结点”,维系着家庭、学校和社会间的复杂关系。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思想、道德等各种素质的养成。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八年级四班班主任,结合本班学生积极性不强的特点,下面谈谈我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几点尝试:一、增强亲和力,以爱动其心就是要将每一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爱。事无巨细,大到思想动态,小到生活细节,努力让每一个班级成员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老师的关爱,而这种关爱首先是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多鼓励,多从学生身上找出闪光点,避免讽刺和挖苦,因为“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自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一个在我们的真诚关爱下成长起来的充满自信,学会感激,懂得自爱的学生,其人格就会伴随知识、智慧的增长而健全起来,而增长知识,健全人格这恰好是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同时这种关爱必须面向全体,不能忽视任何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学习成绩不好,反应不够灵敏,自身有着这样那样不足的所谓“差生”,我们更不能歧视、讽刺、挖苦。因为差生也是人,也有自尊,在一定程度上,他们更渴望得到关爱和认可。对这一部分学生的关爱,除了生活、学习上给予鼓励外,还得帮助他们找出自身的优势,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帮助他们分析落后的原因,挖掘潜力,找出特长加以发挥,让他们在其他领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长此以往,又何愁每一只鸟儿不歌唱,每一朵花儿不开放呢?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真诚的关爱,这在无形中也就增强了班主任的亲和力和班级的凝聚力,于是一种和谐自然、轻松自如的班级氛围也就产生了。让学生在这样一种氛围中接受教育,教育的效果是可以预见的。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塑造美好心灵的力量。平等的爱,理解的爱,尊重的爱,信任的爱…….等等,这些都是老师爱的真谛。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只要有了问题时及时处理,处理的方法得当,注意和学生沟通,学生就会信任你,喜欢你,也就喜欢上你的课。爱学生,还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又要注意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我们老师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师爱要全面、公平。全面公平地爱是指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学习好的要爱,学习一般的要爱,学习差的也要爱;活泼的要爱,文静踏实的要爱,内向拘谨的更要爱;“金凤凰”要爱,“丑小鸭”同样也要爱。只有注入了爱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才能走近学生的心灵,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一个成功的教育者。二、要学会赏识学生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学校德育的目标,任务和各种教育的渠道,都要通过班主任去贯彻和协调;学生的思想和实际问题,也都要通过班主任去指导和解决.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多注重方法,既能贯彻实施好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又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老师管理班级就像农民种庄稼一样,“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当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不埋怨庄稼。而当一个班集体没有建立起优良的班风、学风,没有取得喜人成绩时,许多班主任也应该向农民学习,不要一味怨学生,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我认为采用赏识教育就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每个人都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学生也是一样,班主任为什么总是要带着挑剔,而不带着赏识的眼光去看他们呢?要知道,学生是渴望赏识的,因为它就像生命中的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是必不可少的。很难想象一个成天被挑剔的人,会不垂头丧气,会有成就感,会充满信心。我们要培养的是热爱生活,勇于实现自我的人才。我想,还是多给一点笑脸,多给一点赞扬吧。鼓励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