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增强课标意识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珠海《思想品德》全国优质课大赛评析胡云琬各位老师:我代表初中组各位评委对本次《思想品德》参评课从总体上进行评析,并向大会汇报我们的感悟和建议。由于这次大赛是在2011年版思品课标已经印发和生效的背景下进行的,所以我们应以该课标规范的“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教学建议”为依据,审视本次参评课并遵循该课标明示的各项规定,提出今后的课改建议。具体评析内容由以下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本次参评课呈现的主要优点和特点本次参评课呈现的优点和特点颇多,其主要优点和特点有以下几个。第一,较好地实现了书本知识、现实生活与学生成长的内在结合。本次参评课教师能从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这一基点出发,依据而不拘泥于教材,以初中学生的生活为基础,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实施教学,努力使知识的传授服务于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需要,从而促进了学生思想道德的成长和公民意识的增强。纵观本次全部思想品德参评课,我们不难发现,本次参评课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点。首先,参评教师依据而不拘泥于教材实施教学,力求使教材成为联系生活实际的桥梁。其次,参评教师十分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组织教学,积极打造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化思品课堂。例如,湖南的唐波老师在讲授《感受责任》教学内容时,将珠海市文园中学保安认真履行职责的行为、保洁员认真清扫校园的行为、教师中午工作和休息的情况、厨师精心烹饪菜肴的情况制成课件,引入课堂,引导学生深刻感悟不同岗位、不同角色的人都应该认真履行自己应尽的责任,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再次,参评教师对于思想品德课程的德育性更加明确,坚持用生活来教育,提升了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各位老师:力求做到书本知识、现实生活与学生成长的内在结合和有机统一,是本次参评课呈现的一个主要优点和重要特点。务使思品课堂不仅成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课堂,而且成为人性养育的课堂是我们今后教学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第二,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更加显著的变化。教师以对话、交流等方式传递教学信息,学生以爱学、乐学的状态获得综合发展的态势得到了进一步扩展。从本次参评课中不难发现,教师的角色定位更加准确。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者和真理的化身,而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平等主体,与学生一道共同感悟、共同探索,往往采用对话、交流等方式向学生传达教学信息,以往那种脱离生活、生硬灌输的现象已荡然无存。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带来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已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变化,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思品课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爱学乐学的态势得到了进一步扩展。在观摩和学习参评课的过程中,我们共同看到学生热烈讨论、积极发言的场面,多次听到师生发自内心的阵阵笑声和情不自禁的热烈掌声。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学习能力在教学内容活动化、生活化和爱学乐学的氛围中得到了提升,这使我们感到由衷的欣慰和异常的喜悦。第三,每位参评课教师都非常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精心创设了丰富的教育情景,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体验和感悟,深化思想认识。各位老师:2011年版思品课标明确指出,“情感体验是最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之一。让我们进一步提高对“情感体验”重要性的认识,全力巩固已经取得的这一宝贵课改成果。第四,不少参评课教师创设的教学设计独具匠心、富有特色,创制的教学课件质量上乘、实效性强,充分体现了思品课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新颖,对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达成教学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本次参评课的各位教师都在教学设计上投入了巨大精力,花费了许多心血,付出了辛勤劳动,体现了高度的敬业精神。有些参评课教师创设的教学设计,独具匠心、富有特色,受到与会教师的一致赞赏和好评。例如,浙江的刘彩萍老师在讲授《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教学内容时,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环节制成课件,引入教学,引导学生感悟老师享有的广泛权利,并专门制作了法律扑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