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玛峰风光从万米高空俯瞰珠穆朗玛峰壮观的珠穆朗玛峰北侧尖锥形的顶峰登山队的大本营遥望珠峰北侧郭超人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玛简介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中国西藏同尼尔、印度等国边境,绵延长达2400多里,主脉海拔平均超过6000米,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喜马拉雅”在藏语中就是“冰雪之乡”的意思。这里终年冰雪覆盖,其中最为高耸的则是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界上的珠峰,高达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珠峰峰顶的最低气温常年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空气稀薄,经常刮七八级大风,十二级大风也不少见。风吹积雪,四溅飞舞,弥漫天际。由于珠峰的地理环境独特,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1960年中国登山队征服活动简介1960年3月19日,中国登山队在海拔5120米的珠峰下一块宽阔的谷地上建起大本营。参加这次活动的共有214名队员和工作人员,为尽早征服珠峰,他们做了大量周密的准备工作。为确保登顶成功,登山队把夺取珠峰的战斗分成四个“战役”,分别制定到达6400米、7600米和8300米的攀登高度,再返回大本营,最后从8300米处突击顶峰。3月27日傍晚完成了第一个“战役”。28日,另一批登山队员出发,打响第二个“战役”。4月11日,上升到7300米高度。29日,登山队开始了第三次征服高度的战斗。5月3日晚上,登上了8600米的高度,并安全返回大本营。5月24日上午,四名精选的队员从8500米的高度开始了对珠峰的冲刺。于25日凌晨成功登顶,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坡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郭超人,湖北武穴人,中国著名新闻工作者,原新华社社长。1960年他作为随登山队采访的一名记者,直接或间接了解到这次登山活动过程中的许多感人故事。登山成功后,郭超人以最快的速度写成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并发表。本文节选自《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本文文体为:本文文体为:通讯通讯。通讯是详实而生动地报。通讯是详实而生动地报道客观事物或典型人物的文章,道客观事物或典型人物的文章,具有时效性。具有时效性。字音冰镐砭骨履践崔巍滞留lǚbèngbiānpúfúgǎocuīwēizhì窒息迸散匍匐轮廓kuòzhì济接济济南jìjǐ崎岖qíqū难nánnàn难关遇难散sǎnsàn散落散开撩(liáo):撩拨燎(liáo):燎原僚(liáo):同僚獠(liáo):獠牙潦(liáo):潦草镐(gǎo):铁镐搞(gǎo):搞好缟(gǎo):缟素稿(gǎo):文稿槁(gǎo):枯槁绮(qǐ):绮丽倚(yǐ):倚仗琦(qí):琦行崎(qí):崎岖字义砭骨:履践:崔巍:养精蓄锐:迫不及待:斩钉截铁:齐心协力: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剧烈践踏形容山高大雄伟养足精神,积蓄力量急迫得不能再等待思想认识一致共同努力形容说话做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1、本文以时间为序,记叙了四位勇士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经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四名勇士登上第二台阶。第二部分():刘连满因为过度疲劳停止攀登,他冒着死亡的危险,将氧气留给队友。第三部分():三名勇士在氧气用完的情况下登上了峰巅。1-89-1516-232、快速阅读课文,简要复述四名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经过充分的准备,5月24日上午9时,登山队员王富洲、刘连满、屈银华和贡布向珠峰最后380米高度冲击。两个多小时后,著名的“第二台阶”挡住了他们的去路。他们沿着第三次行军侦察的路线,冒着严寒,花了五个多小时,用搭人梯的方式,爬上了不到7米高的“第二台阶”。这时,队员们又不得不面对黑夜的挑战。他们借着雪夜的反光,艰难向前行进。他们现在又受到缺氧的严重威胁。刘连满反应最强烈,为了争取时间,大家决定他留下休息,其余三人以最快速度突击登顶。刘连满冒着生命危险,毅然决定把自己所剩不多的氧气留给同志,并留下短信。与此同时,三位登山队员匍匐在地上,借着星光和反照的雪光,辨认路途,艰难前进。到8830米,氧气全部用完,三人开始了危险的无氧攀登。必胜的信念支持着他们在凌晨成功登顶。3、在突击顶峰的过程中,登山队员们先后遇到了哪些特别的困难?(1)山路险峻(2)天气严寒(3)缺乏氧气(4)身体虚弱(5)高山反应(6)黑夜登山4、(1)在突击顶峰的过程中,作者着重描写了哪些几大困难?(2)作者为什么要渲染这几大困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