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解读教材解读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解读一、教材的基本结构二、教材的主要特点三、各个单元的解读四、阅读作文的建议第一部分:教材的基本结构第一部分:教材的基本结构一、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二、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二组和第六组“祖国在我心中”“轻叩诗歌的大门”。三、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8篇,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14篇。第一部分:教材的基本结构第一部分:教材的基本结构导语课例口语习作回顾拓展精读课文:略读课文:交流平台练习题连接语资料袋:日积月累阅读理解成语故事课外书屋本册教材开始不再安排识字任务。本册要求会写120个字。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教材后附生字表。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成,要求能读会写,共计190个;“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共计137个。第一部分:教材的基本结构第一部分:教材的基本结构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解读一、教材的基本结构二、教材的主要特点三、各个单元的解读四、阅读作文的建议一、教参中的概括:(一)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二)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三)加强导学功能,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口语交际·习作”的编排,加强指导,明确要求;(五)“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六)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第二部分:教材的主要特点第二部分:教材的主要特点二、补充观点(一)、选文精美。入选中外诸多名家的作品:鲁迅、季羡林、赵丽宏、郭枫、李汉荣、梁衡、沈石溪……列夫·托尔斯泰、西雅图;不少课文“文学味儿”浓:《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这片土地是神圣的》《青山不老》……文体多样化:诗歌、小说、散文、科学小品,就诗歌说,有古体诗、律诗、词、曲以及现代诗中的自由诗、十四行诗,还有儿童写的诗等。(阅读材料1-6)第二部分:教材的主要特点第二部分:教材的主要特点(二)、精心组织专题1.具有“双专题”特征,即从内容和语文读写点两方面去考虑专题。2.组元的角度多样。如“初识鲁迅”。3.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如,“感受自然”“轻叩诗歌的大门”。4.关注儿童与社会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外部生活和内心诉求。第二部分:教材的主要特点第二部分:教材的主要特点本册专题安排的特点:各个专题的读写点第二部分:教材的主要特点第二部分:教材的主要特点序列单元主题读写训练点1感受自然体会独特的感受,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与以前学过的课文进行比较。2祖国在我心中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3心灵之歌环境和人物心理活动描写。4珍爱我们的家园读课文时联系实际,深入思考。5初识鲁迅: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人物描写的方法。6轻叩诗歌的大门:综合性学习。7人与动物快速阅读,体会如何写真实、写具体/与以前学过的课文进行比较。8艺术的魅力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每个专题都自成系统:导语→精读课文﹙思考与练习﹚→略读课文﹙连接语﹚→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1.导语:激发兴趣,提示、布置单元学习内容2.课后题和连接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并注意突出单元学习重点3.词语盘点:方便学生自测自查。4.口语交际·习作:结合单元知识积累,注重由读到写的迁移5.回顾·拓展:归纳、梳理,适当拓展,引向课外交流平台:课外书屋:引导学生在课外“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体现由单篇课文到整本书的拓展阅读。第二部分:教材的主要特点第二部分:教材的主要特点三加强整合,导学有方1.资料袋;2.阅读链接;3.“课外书屋”引导读整本的书;4.插图;5.“日积月累”内容的丰富性:1〉.情景相生〔形式:古诗名句〕2〉.热爱祖国〔形式:名人名言〕3〉.诚信〔形式:古典名句〕4〉.保护环境〔形式:标语/公益广告〕5〉.鲁迅名言〔形式:鲁迅名言〕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