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辅导高考专题辅导专题四十:作家作品和文学常识讲稿四川省江油市明镜中学校刘海燕第四模块:作家作品、文学常识和名篇名句【备考指津】1、抓住"重要",突出"一流"。“重要""一流"是指在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对当代或后代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有深远影响、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的作家作品。纵观近十年全国语文高考试题,我们发现,高考考查的是中外重要作家及其重要作品。设题形式为选择题,分值为3分一题。所以,我们在复习备考时,对各个时代重要的、一流的作家的姓名、生活时代、代表作品、文集名称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都应准确熟记。文学常识复习•文学体裁•古籍和作品•作品并称•中外文学常识•作家作品和文学常识选解及演练2、以课本为基础,适当往课外延伸。从高考语文命题方面来看,高考语文文学常识的考查基本上是以课内知识为主的;从文学常识考点本身来讲,它是一个轮考项目;从考生方面来看,考生使用的是新教材,所以,我们在复习时千万不要丢掉了课本,要牢牢抓住现行高中语文教材所涉及的重要作家及文学体裁知识,同时还不要忽视在学习重点、自读提示、课后练习中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当然,由于高考的竞争性和选拔性,命题往往会适当涉及一些课外的知识,因此,我们在复习时要适当往课外延伸,特别要注意读本所涉及的相关知识。文学体裁是指文学作品的类别。它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一散文按照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散文的重点是“形散神不散”。“形散”是指散文取材自由,不受时空限制,表达方式多种多样。“神不散”是指散文的主题要明确集中。二小说文学体裁的一种,它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常见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及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它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四部分,还有的包括序幕、尾声。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用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的感情等。三、戏剧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我们这里讲的戏剧实际上是剧本,它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四、诗歌(一)文学体裁的一种,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反映了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二)诗歌的特点:①诗歌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②诗歌有丰富的感情和想象。③诗歌的语言是精炼的,形象的,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的。④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的。(三)诗歌的分类:按照内容有无较完整的故事和人物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抒情诗又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按照形式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民歌等;我国古典诗歌分为诗、词、曲;古体诗和近体诗: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指唐代以前的古代诗歌,唐初开始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一种格律诗,就是我们所说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同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唐代以及其后的诗人仍有写古体诗的。古体诗分为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近体诗分为绝句、律诗。乐府诗: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乐府。魏晋和唐代以及其后诗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称乐府或拟乐府。《敕勒歌》《木兰诗》《孔雀东南飞》《梦游天姥吟留别》都是乐府诗。律诗、绝句: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在于句数上。绝句共有四句,律诗共有八句。绝句又叫"截句"。绝句可对仗,也可不对仗,但是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则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的要求。八句以上的律诗称为排律。律诗的结构:律诗共有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歌、行、引:古代诗歌体裁,三者无严格区别。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琵琶行》《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