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理解老师一、我们为什么要尊敬老师?二、我们应该怎样尊敬老师?三、我们希望与老师建立起什么样的关系?四、你与你的老师们关系融洽吗?为什么?四、我们应该怎样与老师建立起平等、民主、互相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五、完成书上学活动、交流等问题。六、写下你想对老师说的话。1、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这一职业是崇高的。2、教师对人类文明所作的贡献值得我们尊敬。3、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为什么要尊敬老师?对老师的尊敬体现在日常生活中。1、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努力达到老师的要求。2、感激老师的关心和教育。3、与老师交往时要谦虚、恭敬,有礼貌。4、关心、体谅和帮助老师。我们应该怎样尊敬老师:师生矛盾和冲突产生的原因?•随着自我独立性与自我意识的发展,知识经验和能力的增长,我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把老师看作是至高无上的,而是逐步用批判的态度与眼光评价老师,希望与老师建立起平等、民主、互相尊重和互助的新型师生关系。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新型师生关系?平等民主互相尊重和互相理解和谐如何与老师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1)客观认识初中时期师生关系的特点,摆正自己的位置,在追求独立自主的同时,自觉接受老师的指导;•(2)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3)了解老师的优点与长处;•(4)理解和宽容老师的缺点、过失;•(5)主动、热情的与老师交往。讨论:尊师践行当遇到下列情况时,你应该怎么做?当遇到下列情况时,你应该怎么做?当老师给我们上课时:当老师给我们上课时:在校内或校外见到老师时:在校内或校外见到老师时:老师与我们谈话时:老师与我们谈话时: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当老师因工作劳累而生病时:当老师因工作劳累而生病时:老师来家访时:老师来家访时:尊师典范程门立雪在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他特别喜好钻研在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他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程颢死后,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程颢死后,又将杨时推荐到其弟程颐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又将杨时推荐到其弟程颐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杨时那时已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不骄杨时那时已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喜爱,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得其真不躁,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喜爱,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得其真传。传。一个冬天的中午一个冬天的中午,,杨时在读书时遇到疑难问题,和同学游酢争论杨时在读书时遇到疑难问题,和同学游酢争论起来:起来:“我觉得应该这样“我觉得应该这样…….”.”““不,我觉得是这样不,我觉得是这样…”…”他们开始不断争论。但是很久都争论不下。他们开始不断争论。但是很久都争论不下。“我们一起去问老师吧”杨时说。“我们一起去问老师吧”杨时说。“好,走,去老师家”游酢答到。“好,走,去老师家”游酢答到。他们一同步行来到老师家里,不巧,老师在睡觉,程颐家人见他们一同步行来到老师家里,不巧,老师在睡觉,程颐家人见来人是主人的得意弟子,便请他来人是主人的得意弟子,便请他们进们进屋坐,并要唤醒程颐。杨时立屋坐,并要唤醒程颐。杨时立刻拦住家人说:刻拦住家人说:““老师近来连日讲课,十分劳累,万万不能因我们影老师近来连日讲课,十分劳累,万万不能因我们影响老师休息,我们在门外等候老师醒来。响老师休息,我们在门外等候老师醒来。””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一会儿天飘起来鹅毛大雪,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一会儿天飘起来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还立在雪中,游酢冻得实在受不了了,几次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还立在雪中,游酢冻得实在受不了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拦住了。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拦住了。过了很久程颐方才醒来,当他从家人口中听说杨时二人在门外过了很久程颐方才醒来,当他从家人口中听说杨时二人在门外恭候多时,立即披衣下床,亲自出门去请。他来到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