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油料生产的潜力及对策初探农业技术推广摘要。油料作物是XX县区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发展农村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长期以来,XX县区油料生产因面积不稳、单产较低、总产不高、加工滞后、效益较差,导致发展缓慢。本文作者就XX县区2002—2005年油料作物生产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发展现状及潜力,对发展我县油料作物生产进行初步探索,以期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做大盘强我县油料产业。关键词:油料生产现状潜力对策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结合我县农业生产习惯及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发展油料(指油菜、芝麻、花生,下同)生产,对于促进种植业实现“四增”(产品增值、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对我县油料生产的现状、潜力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提出了对策与建议,以期促进我县油料生产及产业化开发,促进油料产业持续发展。1.XX县区油料生产的现状及潜力1.1生产现状近年来,我县油料生产因面积不稳、单产较低、总产不高、加工滞后、效益较差,导致发展缓慢。主要表现在:生产区位优势没有得到较好的发挥,以户营为主,小规模、分散型的格局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由此引起的油料产业层次低,安全优质产品少,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弱,是阻碍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油料结构调整仍没摆脱传统的小农经济的桎梏,没有按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协调统一来规划布局,多局限于低层次、局部性的微调,缺乏前瞻性和鲜明特色,规模小、成本高、档次低、竞争力弱的问题日益凸显;农村劳动力缺乏,耕作粗放,优质品种、增产技术难以推广,不能高产增效;加工设备落后,导致产品质量差,加工效益低,影响了油料产业的开发。第1页共10页1.1.1.生产现状。根据农经统计,我县2002—2005年四年间,油料作物播面与产量情况为(见下表):2002—2004年XX县区油料生产情况表年度面积(亩)单产(公斤)产量(吨)合计油菜花生芝麻平均油菜花生芝麻合计油菜花生芝麻2002150550109900225671349185935966128331018013258932003第2页共10页146715108195246301359012013092831753314139226611282004147540110010207001623010210311489151181133123501437200516500001200002500020000113115124第3页共10页90187001380031001800我县四年间油料的面积、产量、单产波动情况是。面积上,总播面起伏较大,相差25%左右,最高年为2005年的165000亩,其中油菜相对稳定,三年间为11805亩,为9.8%,最高年为2005年的120000亩;花生相差较大,四年间为4300亩,占17.2%,最高年为2005年的25000亩;芝麻相差最大,四年间为6509亩,占32.5%,最高年为2005年的20000亩。产量上,因为播面差异性大,难以说明油料总产量的波动规律。单产上,四年间油料平均单产波动较大,相差35公斤,达29%,最高年为2003年的120公斤;油菜相差较大,三年间相差37公斤,占28.5%,最高年为2003年的130公斤;花生相差最大,三年间为65公斤,占52.4%,最高年为2005年的124公斤;芝麻相差较小,三年间为24公斤,占26.7%,最高年为2005年的90公斤。1.1.2.加工现状。据不完全统计。我县有各类油料加工企业近百家,加工能力在2.5万吨以上,加工产品主要销到县内外市场。除南溪粮油收储公司和江口友祥植物油厂外,其余加工企业的规模小,而且较为分散,加工较为粗放,产品缺乏竞争力,特别是与大型加工企业争夺加工原材料,造成我县江口友祥植物油厂和南溪粮油收储公司的加工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江口植物油厂系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加工油菜籽、芝麻、油桐为主,其产品检验检测规范,加工设备齐全,设计年加工油菜籽能力为15000吨,由于原材料缺乏,现每年只能加工5000多吨油菜籽;南溪粮油收储公司是我县经营量最大的粮油加工业,设计年加工油菜籽2000吨,实际只能加工800吨;重友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以花生为原材料,生产花生奶、花生牛奶,年需花生仁1000吨左右,但本地花生与外地花生相比,质差价高,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按企业申报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要求,必须要有自己的原料生产基地,才能得到认证。第4页共10页综合分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