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学会从地图上提取、加工信息获取简单区域地理知识,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教学难点:台湾的经济特色。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歌曲《高山青》,提问:这是哪一民族的民歌?居住在哪里?学生回答,引入新课: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讲授新课一、台湾的位置范围1、展示中国地形图,提问:台湾位于祖国的哪一部位?(东南部)2、学生填图:台湾的东、南、西、北所面临的海洋3、读图在地图上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台湾海峡、太平洋等地理事物了解台湾的范围,教师强调台湾岛是中国第一大岛,钓鱼岛属于我国领土4、出示填空题:小结台湾省的基本概况二、台湾的地形气候1、读图:提问:台湾地形图上的主色调是什么?代表什么地形?(黄色、山地)看台湾地形剖面图,问:台湾地形以什么为主?地势特点是什么?(山地、西高东低)析得出:台湾的降水分布——东多西少;河流特点——短而急2、看图:问(1)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的哪个部位?(中南部)(2)台湾属于哪一温度带?哪一干湿区?什么气候类型?特点是什么?(热带和亚热带;湿润区;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三、美丽富饶的宝岛1、看图找出:玉山、日月潭、浊水溪看图片介绍日月潭2、列举台湾的美称,说说为什么有这些美称?小结:台湾的物产丰富做活动题,了解台湾的资源情况。四、台湾的外向型经济1、提问:台湾的经济经历了哪三个阶段?每一阶段的主导产业是什么?每一阶段出口哪些产品?做活动题,分析台湾经济的特点。五、台湾是祖国的神圣领土1、计算:量算基隆—福州、高雄—厦门之间的实地距离,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比例尺计算台湾海峡两岸城市之间的距离,了解台湾和大陆并不遥远。2、说一说:你知道台湾和大陆的联系吗?出示诗歌“乡愁”,引导学生认识到祖国统一的重要性。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了解了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点,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台湾是祖国之“宝”。台湾自古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翘首盼望着她的归来,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练习巩固:多媒体展示课堂练习做地理《长江作业本》本课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