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孩子,共同成长内江市实验幼儿园何丹作为老师,我们常常会要求孩子们安静下来,认真倾听我们的话。同样,老师也应该弯下身子,倾听孩子们的心声。我们不是孩子们的指挥者,而是他们的朋友、引导者。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应如何去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呢?1.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倾听环境,让孩子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倾述自己的情感。高海杰是我们班的新生,通过与家长交流我们发现,他每次回家都和家人说他在幼儿园表现的很好,但从不会提及他调皮的一面。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高海杰以前只要说自己犯错的时候,他的家人都会不问原因地责备他,甚至打骂他,这让他不敢再对家人说自己不好的事情。通过长期与家长沟通交流,高海杰的家长改变了自己的教育方式,他们开始尝试倾听孩子的话,这让高海杰能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与感受,让他体会到不管是忧愁还是喜悦,都会有人和他一起分担和分享的快乐。2.目光注视着孩子,并适时搭话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也是专注的源泉。只有听孩子交谈时注视着孩子的眼睛,才能让他们感受到我们是在关注他。刘纭瑞每次想和老师说话的时候,都会来到老师的跟前,用他的小眼睛望着我,这时,我也会真诚地望着他,并询问:“你想说什么?”这时,他就会很自然大方地向我说出他要说的话。有时他表达不清楚了,我还会适当地提示他“你怎么想的?”“会怎么样呢?”……让他能顺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每次看到他说完后开心的表情,我心里都会暖暖的。3.游戏中,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孩子交流游戏,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然而,在游戏的过程中,常常出现这样那样违背要求的行为,但只要我们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我们就会明白,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了。一次娃娃家活动中,罗熙然担任妈妈的角色,她的孩子是一只小熊。活动刚开始时都进行的很顺利,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我看到罗熙然抱着小熊向医院走去。这时,我的第一反应认为罗熙然不遵守游戏规则了,将小熊抱着到处走。但我没有去质问责备她,而是以病人的身份询问她:“你怎么抱着孩子到医院来了呀?”这时罗熙然对我说:“我的孩子生病了,我带它来看医生。”我恍然大悟,原来,她不是不遵守规定,而是从一个情景过渡到了另一个情景。我庆幸没有直接责备她,而是倾听了她的真实想法,保护了她的兴趣和想象力。孩子就是一湾澄净的山泉,不管我们向里面投进什么,他们都会直接明了地呈现出来。所以我们要学会用心倾听孩子的心灵,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抹杀了孩子的创造力和表现的自信。孩子是天真的,他们对身边的事物都充满了兴趣,常常会给我们带来麻烦和困惑,但我们不要责骂他们的调皮捣蛋,不要抹杀了他们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兴趣,不要让刚刚萌芽的创造力就此夭折。我们要学会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站在他们的角度看待事物、思索问题,让孩子们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