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匀速直线运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以及一般规律;(2)了解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及其判断方法;(3)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并能进行计算。2.过程与方法:(1)复习速度的有关概念,公式和单位;(2)通过对“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的研究,得出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及一般规律;(3)通过对“刘易斯的短跑记录”及“苹果下落的照片”的分析,运用对比的方法认识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和判别方法;(4)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并通过例题加深印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善于总结的能力;(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勇于交流的习惯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及施教策略1、教学重点:理解匀速、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及其规律。2、施教策略:运用多媒体和分组实验,引导学生设计实验,仔细观察各种物理现象并描述,得出概念和规律。(2)难点及突破策略:1、教学难点:匀、变速的判断2、难点突破:通过例题讲解和练习加深理解。三、设计思路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以及平均速度的计算,所以在本节课的开头先复习速度的有关知识点,为本节课服务。考虑到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这两个概念,学生没接触过,所以本节课运用多媒体和学生分组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去发现问题,找出答案。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对于平均速度的概念,本节课运用例题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加深学生的理解。四、教学资源1〈1〉多媒体投影仪〈2〉长约50CM、内径约为1CM的玻璃管,秒表,水,直尺。五、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过程点评教师引导活动学生探究活动新课引入师:同学们,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并且知道在物理上我们用速度来描述物理的运动快慢,那么速度公式是什么?那么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它的速度会不会变化呢?如果变化的话,是怎样变化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样一个问题。生:v=s/t分组实验(匀速直线运动)师:首先我们来做个实验,仪器介绍(1)直尺(2)秒表(3)长约为55cm内径约为1.5cm的玻璃管,管内有水并留有一小气泡。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师:我们把玻璃管翻转后倒置,大家可以发现什么?师:气泡的运动的快慢有没发生变化呢?师:如何证明你的猜想?学生动手实验生:气泡在运动学生猜想生:有,没有学生讨论并汇报生:可以测量出的长度和气泡运动的时间,求出气泡运动的速度。2师:这样可以吗?同学们怎样看呢?师:同学们看这样可以吗?实验步骤师:为了记录方便,我们把玻璃管分成四段,每段间隔10cm。师:那我们该怎么测定气泡从记时点开始通过10cm路程、20cm路程、30cm路程、40cm路程所需的时间。师:你们觉得这个方法好吗?师:那一次实验我们需要测量四个时间,怎么办么?师:现在每个实验组只有一块秒表、两个人,能一次完成么?师:今天我们就采取大合作,四个小组合并成一个大组,每一小组分别派一人记时,另四人中一人操作,一人记录,两人观察。实验过程小结(多媒体展示)教师提示(记录的同学请将数据记录在书本上113页上的表格内;操作的同学玻璃管倾斜的角度不要超过15度。)开始实验。学生讨论生:我们认为此方法不妥,只有一组数据,不能进行比较。应多测量几段。求其速度,进行比较。生:可以(齐答)生:我们可以把玻璃管倾斜一个角度,用四块秒表分别记下气泡通过10cm,20cm,30cm,40cm路程所需的时间然后用速度公式算出各段的速度。生:好生:拿四块秒表,四个人分别记时。生:不能学生分工学生实验并汇报数据3(师生共同交流)师:从这两组数据我们可以找出什么样的规律来?师:速度差不多一致。同学们从自己的实验数据中能不能大致的得出这个规律呢?师:下面请同学们将数据记录在书本的坐标轴上。(师生共同交流)(注意时间分度值的确定)师:从气泡运动的s-t图象上你能发现什么?师: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气泡在直的玻璃管中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的,也就可以看做气泡在直的玻璃管中运动过程中运动速度是不变的。师:在物理上我们把这种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