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会议发言稿5.24发挥稻作文化优势,打造订制农业江西正稻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互联网私人定制农场项目概况大家好。我叫罗会敏,是正稻小种品牌创始人。我们公司成立于2014年9月,我是万年本地人,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深圳创业发展,经过多年的打拼,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也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和非常前瞻性的眼光。本着对农业未来前景的期盼,特别是对家乡万年贡米的深厚感情,经过充分的调研,我决定在万年贡米原产地创办江西正稻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我公司着力利用XX县区稻作起源地、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文化优势,秉承回归自然,热爱生命,享受生活的理念,着力树立产品的文化属性、生态优势、健康内涵,运用互联网+农业运行机制,致力于“XX县区泉谷湾互联网私人定制农场项目”的开发、建设、销售和运营,成功打造“正稻小种”高端大米品牌。在实现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更好的传承、保护万年传统稻作文化,帮助支持贡米原产地农民脱贫致富、增加收入,改善环境。“XX县区泉谷湾互联网私人定制农场”位于万年贡米原产地核心区-XX县区裴梅镇荷桥村,共规划1800亩生态稻田,全部由公司直接管理种植。2015年公司首期种植了400亩,2016年规摸扩大到1000亩。2017年种植规模1800亩。万年贡米原产地具有独特的自然优势,山高林密,昼夜温差大,生态系统完整,病虫害少。公司采用完全传统的耕种方式种植水稻,不用农药、除草剂,施有机肥。为了增加客户的体验感和认同度,公司同期引入了产品可追溯系统,包括安装了24小时无线监控系统、100台太阳能杀灭虫灯,以及相应田间气象站物联网溯源系统,可实时监控水稻生长,客户通过互联网,可随时掌控自己农场耕种细节。2015年11月份,我公司的生态贡米经过北京方面的权威检测为农药零残留,2016年公司获得了有机农产品转换认证书。在确保产品品质优势的同时,为充分利用万年稻作文化优势和全球农业文化遗产地优势,我公司更致力于产品内涵的挖第1页共3页掘,特别注重为产品赋予产品更多、更独特的文化属性。公司每年都会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稻作文化活动,广泛吸引群众参与,力争让稻作文化植根于更多群众的心中,同时也让更多用户认识产品、体验产品、接受产品。从2015年开始,农场每次的农事体验节目都被中央电视台追踪报道;2016年10月18日举办的泉谷湾收割节以及农场的秋收盛况,被央视现场直播180秒。2017年泉谷湾的开秧门仪式被央视直播33分钟,借助这些活动,包括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网、中国新闻社、中国网、中国报道网、中国日报网、香港卫视、江西日报、江西卫视、中国江西网、上饶日报、上饶电视台等各种新闻媒体进行大量的宣传报道,不仅进一步宣传了万年稻作文化、万年皇家贡米,更迅速扩大了“正稻小种”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对产品文化属性的开发,2016年泉谷湾私人定制农场运营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开发的1000亩生态贡田全部被认购完毕。其中个人和企业认购近600亩,其他电商平台认购了余下的近400亩。客户来自全国各地,朋友圈也越来越大,北京、上海、杭州、温州、广州、深圳、香港等一线城市的社会精英,通过微信、网站、朋友圈介绍,陆续成为农场的地主,北京正品网、江西大江网、深圳惠客网、广东农基联盟以及正邦集团的上海山林食品有限公司也成为了农场的战略合作伙伴。通过“稻作文化+优良生态+有机产品+最新互联网+”模式,通过线上电商平台的合作推广和线下各地商会的众筹推广,实现了江西正稻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真正意义上的o2o定制模式的成功。江西正稻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成功确保了公司目标得以快速实现,同时对提高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公司首先从农民手中通过有偿流转整片的1000亩耕地进行水稻种植,在种植过程中,再返聘农民在流转的土地上耕作。这样,农民不但有每亩750元左右固定的流转耕地收入,并且还可以从每亩田地上增加1200元左右的劳动收入。据统计,2015年1000亩的农场返聘了近150位农民加入农场耕作,每位农民有8000元左右的收入,比之前足足多了7000元左右。第2页共3页现在,我们正稻农业下一步的目标是。集智慧农业、订单农业、休闲农业为一体,打造全国知名的创新型品牌农业。2017年6月第3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