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中学2014年春季三月月考生物试题一、本卷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最符合要求的选项涂在答题卡上。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①限制酶主要是从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②DNA连接酶都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得到的③所有限制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均由6个核苷酸组成④不同限制酶切割DNA的位点不同⑤有的质粒是单链DNA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2.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使大肠杆菌合成人的蛋白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常用相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目的基因和质粒B.DNA连接酶和RNA聚合酶是构建重组质粒必需的工具酶C.可用含抗生素的培养基检测大肠杆菌中是否导入了重组质粒D.导入大肠杆菌的目的基因不一定能成功表达3.科学家将含有人的α-抗胰蛋白酶基因的DNA片段,注射到羊的受精卵中,由该受精卵发育成的羊能分泌含α-抗胰蛋白酶的奶。这一过程不涉及()A.DNA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自我复制B.DNA以其一链为模板合成RNAC.RNA以自身为模板自我复制D.按照RNA密码子的排列顺序合成蛋白质4.钱永健先生因在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而获得2008年诺贝尔奖。在某种生物中检测不到绿色荧光,将水母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入该生物体内后,结果可以检测到绿色荧光。由此可知()A.该生物的基因型是杂合的B.该生物与水母有很近的亲缘关系C.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该生物体内得到了表达D.改变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1个核苷酸对,就不能检测到绿色荧光·1·5.将β—胡萝卜素合成途径中的相关基因导入水稻,可以使米粒含有β一胡萝卜素,称为“金色大米”。这种“金色大米”形成的全过程中可以不需要的酶是()A.限制性内切酶B.DNA连接酶C.RNA聚合酶D.逆转录酶6.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崭新技术,涉及生命科学、信息学、微电子学等众多的学科,固定在芯片上的各个探针是已知的单链DNA分子,而待测DNA分子用同位素或能发光的物质标记。如果这些待测的DNA分子中正好有能与芯片上的DNA配对的,它们就会结合起来,并在结合的位置发出荧光或者射线,出现“反应信号”,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基因芯片的工作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B.待测的DNA分子首先要解旋变为单链,才可用基因芯片测序C.待测的DNA分子可以直接用基因芯片测序D.由于基因芯片技术可以检测未知DNA碱基序列,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好比能识别的“基因身份证”7.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马里奥·卡佩基等三位科学家创造了“基因敲除”的方式:将外源基因整合到小鼠胚胎干细胞的DNA同源序列中,使某一个基因被取代或破坏而失活,形成杂合体细胞;然后将“修饰”后的胚胎干细胞植入小鼠的早期胚胎,生成嵌合体小鼠。科学家已经利用上述技术成功地把人类囊肿性纤维化病的致病基因移植到小鼠身上,培育出了患囊肿性纤维化的小鼠。下列有关叙述最可能错误的是()A.这种嵌合体小鼠长大后体内存在外源基因,而且可能会遗传给后代B.在“基因敲除”中需要用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等C.通过“基因敲除”方式导致的变异类型属于基因突变D.“基因敲除”技术有利于人类对某些遗传因素引发的疾病进行研究8.从某海洋动物中获得一基因,其表达产物为一种抗菌体和溶血性均较强的多肽P1。目前在P1的基础上研发抗菌性强但溶血性弱的多肽药物,首先要做的是()A.合成编码目的肽的DNA片段B.构建含目的肽DNA片段的表达载体C.依据P1氨基酸序列设计多条模拟肽D.筛选出具有优良活性的模拟肽作为目的肽9.卵细胞作为生殖细胞,在生物技术中可用于()①克隆动物时细胞核的受体②进行体外受精,培育试管动物③形成受精卵,作为培育转基因动物的受体细胞④直接植物组织培养形成可育的·2·二倍体试管苗⑤形成受精卵,利用转基因和植物组织培养,培育抗虫棉植株A.①②③④B.③④⑤C.①③⑤D.①②③⑤10.下列关于生物工程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胚胎移植技术中,精子和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后即可移入同期发情的母牛子宫B.若要生产转基因抗病水稻,可将目的基因先导入到大肠杆菌,再转入水稻细胞C.原生质体融合能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培育出的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