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文化认同感》评测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2018年5月22日上午,“问祖炎帝寻根高平”戊戌年海峡两岸同胞神农炎帝故里民间拜祖典礼在山西高平炎帝陵举行,是山西省迄今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海峡两岸同胞民间交流活动。这一活动()①是一种文化上的认同和传承②是一份浓浓的家国情怀③是对一切外来文化的抵④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庭的文化追求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2.无论走到哪里,中华儿女身上的中国烙印都不会被磨灭,他们都会情不自禁地牵挂着自己的祖国。这种根的意识源自()A.代代相传的家训和家风B.对民族文化的认同C.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的时代价值D.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3.我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这有利于()A.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B.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C.增强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D.保护甲骨文的智力成果权4.天津北辰区开展的“京剧进校园”活动,使京剧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开始生根学生王月在排练后告诉记者:“学了三年的京剧,了解很多唱段,学校还为我们请来专业的老师,现在越来越喜欢京剧。”这表明提高文化认同感()A.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B.要向世界展示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C.要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D.要弘扬守诚信、崇正义、求大同的时代价值5.改革开放以来,研孔和学孔呈现空前未有的局面。在一些地方,研孔学孔已不是学习孔子的优秀思想文化,而是热衷于拜孔庙,组织学生穿孔服等活动。这些做法警示我们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①要梳理和萃取中华文化的精华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③要尊重外来文化,正确学习和借鉴④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A.①②B.①③C.①①D.②④6.近年来,一些电视台受市场影响,盲目追求高收视率,进入“临摹与抄袭”国外娱乐节目的“迷途”。这表明()A.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B.中华文化在不断学习借鉴中丰富发展,走向辉煌C.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实现民族文化创新性发展D.提高文化认同感,要尊重外来文化,正确学习和借鉴二、材料分析题7.材料一: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发布普通高中新课标,将于2018年秋季起执行。语文课标变化突出。语文学科设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专题,将原标准“诵读篇目的建议”改为“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推荐篇目数量也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提高了学习要求。此外,美术、音乐、体育与健康、数学等课标都增加了有关传统文化教育内容。(1)为什么高中课程要增加古诗文学习内容?材料二:《经典咏流传》一经播出便让亿万中国人感受到经典厚重的生命力,让千年经典得以在当下流行。不同于以往诗词节目或音乐节目竞演的方式,《经典味流传》研发了轻赛制重传播的形式,实现模式上的突破。既证明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独特魅力,更诊释了用富有时代感、时尚化和国际视野的融合创新表达。(2)有人认为:“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传承好中华文化。”请谈谈你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