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学说1目录教材解读析学情知识分解定目标理念阐述教学法环节设计说过程及时反思促提高2345本节课选自苏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十六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第三节,是学生初步了解了生命的诞生和生物进化历程后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总结和延伸,又是生物进化的核心内容。在本章和本册中占有重要地位。这部分知识对学生形成科学的进化论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有重要意义。教材解读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知道遗传和变异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并能影响环境。并且他们对自然界中弱肉强食的现象也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还没有将不同的现象、事实联系起来,对“生物进化的原因”尚未形成科学概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模拟“动物体色与环境的关系”,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概述自然选择学说,认同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概括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懂得尊重生命;增强环保意识;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重、难点(1)模拟“生物体色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2)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并运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有关实例。启发法小组讨论法实验探究法问题导学法各种方法相结合理念阐述教学法类比分析观察思考动手实践学法自主探究环节设计说过程合作探究解决未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完成可知交流反馈展示新知巩固提升追求真知环节设计说过程自主学习完成可知1850年1950年浅色桦尺蛾:90%深色桦尺蛾:10%?浅色桦尺蛾:10%深色桦尺蛾:90%分析生物进化的一个实例——体色之谜林木葱茏,郁郁葱葱。树干上长满浅色地衣。工业革命后,工厂林立,烟雾弥漫。地衣死亡,树干熏黑。1850年1950年环节设计说过程合作探究解决未知模拟动物体色的成因鸟妈妈在“白天”努力捕食喂到雏鸟“嘴里”,“白天”时间为20秒。夜晚蛾子们努力繁殖,它们会把体色性状传递给后代,每只蛾子一个夜晚繁殖2个后代。小鸟每天至少需要2只蛾子,不足者淘汰;长大需4天。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动物的体色要与环境相适应吗?材料模拟对象大彩纸颜色各异的小纸片镊子纸杯环境颜色蛾子体色变异的各种类型鸟妈妈的喙雏鸟的喙镊子安全使用!!具体操作:计时官(每组1名)•计时20秒为白天•下达“捉虫”(白天)和“休息”(晚上)指令统计员(每组1名)•淘汰饿死的小鸟•记录实验数据鸟妈妈(每组1名)•白天捉虫喂小鸟•每次1只虫•送到小鸟杯中•往返数次鸟宝宝(2—4名)•手持杯代替喙,等喂食•每天需2只蛾子•长大需要4天补给员(每组1名)•“白天”监督鸟妈妈•“夜晚”1:2补充蛾子并混合得出结论:动物的体色与环境相适应。警戒色拟态你能推测桦尺蛾体色的形成过程吗?生物进化的原因过度繁殖遗传和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环节设计说过程交流反馈展示新知如果要使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蛾体色又重新恢复为浅色类型居多,你认为可以怎样做?环节设计说过程巩固提升追求真知小结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常规作业:完成学习检测上相关内容,对课上所学加以巩固。拓展作业:查阅资料了解“超级细菌”,依据自然选择学说,推测其耐药性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