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工业经济工作会议结束时的讲话为加快我市新型工业化步伐,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市工业经济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全市2007年工业经济工作。刚才,李伟同志代表市委、市政府进行了总结部署;签定了2007年工业经济目标责任状;表彰了五五工程先进企业、工业先进企业和成长型企业以及先进个人;昭阳、安丰2个乡镇,农村合作银行,新宏大、双乐化工、楚龙面粉3家企业作了表态发言。李伟同志的讲话,充分肯定了2006年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当前工业经济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明确了2007年的目标任务和六个突破的具体措施,并就加强组织领导提出了三点要求。这些内容和要求都是按照市委、市政府近期召开的有关会议精神,结合工业经济的实际进行安排部署的,我完全同意。希望各有关部门、企业结合实际,积极谋划,妥善安排,抓好落实。在会议结束前,我再强调三点意见:一、突出第一方略,切实增强发展工业经济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工业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工业强,财力强,县域经济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才能强,未来才有希望。只有当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更好地反哺农业,推进城镇发展,实现城乡统筹,促进全面协调发展。关于工业经济的重要性,我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工业经济是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十五期间我市实现工业超农业的基础上,去年我市实现工业增加值68.55亿元,占gdp的比重达38.4%,比上年增加1.3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对全市gdp增长的贡献份额达49.9%,拉动全市经济增长7.3个百分点。可以说,没有工业经济的先行突破,就不会有县域经济的整体突破,也不会有人均gdp、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纯收入达到小康三二一标准的突破。二是工业经济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有效途径。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产业化,而实现农业产业化,必须靠工业化来带动。农副产品加工是我市的特色产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在粮饲加工、脱水蔬菜加工、啤酒麦芽第1页共4页等方面,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使农户与大市场建立起稳定的供销关系,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确保了农民增收。三是工业经济是培植财源的重要支柱。2006年我市实现工业入库税费金9.9亿元,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62.4%。财政收入过亿元的戴南、张郭,即将在2007年过亿元的昭阳、开发区等乡镇,都是工业入库税金占了大头,通过大力发展民营工业,实现了工业强镇。实践已反复证明,工业经济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只有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步伐,培育新的工业企业,才能增加财政收入,增强地方经济发展后劲。四是工业经济是带动城镇化进程和促进充分就业的有效载体。我市是农业大市、人口大市,下岗职工要再就业,初高中毕业生要岗位,农村劳动力要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的压力很大。通过发展工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工业、中小企业,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充分就业。同时,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农民到城镇居民的转变,还可以推动城镇化进程。因此,我们一定要从加快建设全面小康、努力构建和谐兴化的大局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牢固确立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重新审视工业、重视工业、支持工业,增强加快发展工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积极负责的工作、开拓创新的精神和扎实深入的作风去发现问题、迎接挑战、解决矛盾、突破难关,从而开创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局面,强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促使我市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二、强化发展定位,找准工业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我们抓工业发展,要具有战略的眼光和思维,明确兴化工业发展定位,找准工业发展的着力点,坚持市场导向,树立竞争意识,选准和打造适合我市发展的优势产业,形成具有兴化特色的工业发展格局。就我市实际情况来看,实现工业经济的发展必须找准三个着力点。一是培大育强企业。大企业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市工业基础薄弱,弱就弱在企业单体规模小、形成重要支撑的规模企业少、企业成长的步伐慢。当前,第2页共4页以培大育强为着力点,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