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秦汉的文化艺术》教学设计VIP免费

《秦汉的文化艺术》教学设计_第1页
1/3
《秦汉的文化艺术》教学设计_第2页
2/3
《秦汉的文化艺术》教学设计_第3页
3/3
第14课秦汉的文化艺术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司马迁的生平事迹及其撰写的《史记》的简要内容。②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成就和磅礴气势。2.过程与方法①感知佛教传人和道教兴起的时间,调查佛教和道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了解佛教流传和道教兴起的原因,学会社会调查及处理调查结果的方法。②感知司马迁写《史记》的背景和《史记》的体例,了解《史记》在史学上的地位,学会从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秦兵马俑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历史审美感,提高艺术鉴赏能力。②通过学习秦汉时期辉煌的文化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操。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本课的重点内容是司马迁与《史记》。难点:本课的难点是佛教广泛流传和道教兴起的原因。教学课时:1个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引导:秦汉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造纸术的发明与蔡伦改进造纸术,为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同时良医辈出,“医圣”张仲景编写《伤寒杂病论》,“神医”华佗创制“麻沸散”、编成“五禽戏”,为世界医学做出了重大贡献。正因为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所以不仅在科技方面取得了许多领先世界的成就,同时在宗教、史学和艺术等方面也获得了重大发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新课教学(一)司马迁与《史记》1.杰出的史学家司马迁写《史记》用多媒体课件投影“司马迁”像。学生阅读材料分析:司马迁写《史记》是由哪些因素促成的?学生可以单独分析,也可以分组讨论。在学生发表看法之后,师生共同总结:客观上:①汉武帝时统一局面得到巩固,文化也发展起来,为司马迁编写《史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②司马迁在国家藏书处阅读了大量的藏书,也到很多地方游历;③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也需要一本记载从远古到汉朝的社会发展的史书;④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曾任太史令,司马迁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有较好的学习环境。主观上:司马迁刻苦写作,且能忍辱负重,表现出顽强坚忍的意志,同时对生命的价值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使得他最终完成了《史记》全书的编写和修改工作。2.《史记》的体例和影响那么《史记》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它叙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52万余字,分12本纪、30世家、70列传和8书、10表。本纪记载帝王的事迹,世家记载诸侯王国的事迹,列传记载各种重要人物的事迹,表是春秋以来的历代帝王和侯国的大事记,书是记载典章制度的兴废沿革。本纪和列传是全书的中心,在书中所占比例最大,所以称为“纪传体”。用本纪、列传这种体裁来编写史书是司马迁的独创,《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此后,历代史学家很多都沿用这种体裁编写史书,并把用这种体裁编写的史书称为“正史”。《史记》最为可贵的是在记史时能秉笔直书,既歌颂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的正义性,同时还敢对当朝政治予以评述。东汉史学家班固评价《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匿,故谓之实录”。同时《史记》还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巨著。它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对人物和事件的描写栩栩如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它的很多篇章成为了脍炙人口的佳作,被人们千古传诵。因此,鲁迅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3.《汉书》①东汉史学家班固写出了中国古代第一部断代史《汉书》,首开纪传体断代史之例。②《汉书》叙述了西汉一朝的历史。(二)汉赋和汉乐府1.两汉文学的特点:两汉文学,以赋和乐府诗最为突出。2.赋的兴起与汉赋代表作①赋是两汉时期受先秦骚体和诸子散文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汉赋在创作技法上对后世很有影响。②西汉的代表作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等。③东汉的代表作有班固的《两都赋》等。3.汉代诗歌①汉代诗歌以《乐府》和《古诗十九首》为代表,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明珠。②乐府是汉武帝时期由政府掌管音乐歌舞的机构,《战城南》、《十五从军征》、《东门行》《陌上桑》等,都...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秦汉的文化艺术》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