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第14周周末练习(2011.11.30)出题人:姚茜审批人: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1.字音互注。zhù蓄主zǎidài色chéng清púfúpánɡbó苦sè酝niàng春华秋实迸发澹澹黄晕2.下面词语中有五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呼朋引伴花枝召展闲情益致轻飞漫舞细滋慢长抖擞精神披蓑带笠赏心阅目错误改正3.默写(1)________________,路转溪桥忽见。(2)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________。(3)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5)___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6)辛弃疾《西江月》一词中通过嗅觉和听觉描写乡村夏夜景物的词句是,。4.请按要求修改下面的一段文字。(1)换用号:(2)增补号:(3)删除号:(4)调位号:在初中生活中又许多课目,有英语、语文、数学、地理、历史,……些时些刻,我感到自己现在已经没有小学时期那么轻松了,三年后,我面对的时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考上高中。所以为了这个目标,我要加倍怒力,把各科功课搞上去。5.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句子的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生活中种种苦涩,________,历程中多少挫折,________,漫漫岁月里的辛苦挣扎,________。但由于忍耐,由于奋斗,也由于不断地向上望,坚韧的生命终能超越所有的忧患与磨难,而从生活自身获得智慧。A.曾催人衰老憔悴曾使人失望流泪曾给人痛苦沉思B.曾催人衰老憔悴曾给人痛苦沉思曾使人失望流泪C.曾使人失望流泪曾给人痛苦沉思曾催人衰老憔悴D.曾使人失望流泪曾催人衰老憔悴曾给人痛苦沉思6.仿写句子。(1)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只鸟的树林;没有一本书的家,是________________。(2)童年是一个谜,混沌初开,稚嫩好奇;少年是一幅画,色彩绚丽,烂漫天真;青年是一首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有位动物学家在对生活在非洲奥兰沿河两岸的动物进行考察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生活在河东岸的羚羊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并且奔跑能力也不一样,东岸的羚羊奔跑速度每分钟要比西岸的羚羊快13米。对这些差别,动物学家百思不得其解,因为除了东岸有狼群活动以外,其他的生活环境和食物都相同。在这位动物学家的倡议下,动物保护协会做了一个实验,在河东西岸各捉了10只羚羊送到对岸,结果,送到西岸的羚羊繁殖到了14只,而送到东岸的只剩下了3只,动物学家发现,另外7只都被狼吃掉了。二、阅读理解(一)阅读辛弃疾的《西江月》,完成8—11题。8.“路转溪桥忽见”中的“见”,应读哪个音,并说说它的意思。(1)A.jiànB.xiàn()(2)“见”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9.用侧面烘托手法来写丰收喜悦的诗句是:,。10.“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中的“忽见”表现了作者先________后________的心情。11.从全词看,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三峡》,完成12—17题。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2.给加粗点注音素湍()沿溯()属()引飞漱()1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略无阙处()乘奔御风()属引凄异()沿溯阻绝()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3)空谷传响,哀转久绝。15.这篇文章在写作上前后照应,请在文中找出与下边的词语呼应的词句。“高猿长啸”中的“高”________________“空谷传响,哀转久绝。”16.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217.课文为何没有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描写三峡的景色?谈谈你的看法。阅读《三峡》原文中关于西陵峡的一段文字,回答18—22题。江水又东,径西陵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