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课堂”课时教学计划施教日期年月日教学内容6.半截蜡烛共几课时2课型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绿线中的2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按照提供的句式说一说怕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4.初步感受怕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教学资源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国家发动了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军民死亡5120余万人,最后以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彻底失败而告终。首先揭开这次战争序幕的是日本帝国主义。1931年9月18日,盘踞在中国沈阳地区的日本关东军向当地中国驻军发起进攻。1933年1月,日军开始向华北进犯。1937年7月7日,日军又向驻守北平西南郊卢沟桥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中国人民从此全面开展了历时8年的抗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开始是德军入侵波兰以至西欧各国。战争共分四个阶段:战争第一阶段(1939、9~1941、6):法西斯国家发动战争,占领西欧和开辟北非战场。战争第二阶段(1941、6~1942、11):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战争范围扩大。战争第三阶段(1942、11~1943、12):大战发生根本转折,反法西斯国家转入反攻。战争第四阶段(1944、1~1945、5):反法西斯国家发动进攻,德日投降,大战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武装斗争,具有军事行动规模巨大、军事生产空前发展、人员物资损失惨重的特点。全面战争持续了2194天;军事行动遍及欧、亚、非洲陆地和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广阔水域;被征入伍者达1.1亿人。在战争年代,仅反希特勒同盟各国就生产飞机58.8万架,坦克23.6万辆,火炮147.6万门;德国生产飞机约10.9万架,坦克4.6万辆,火炮和迫击炮43.5万余门以及其他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破坏性最大的一次战争。仅在欧洲,战争破坏造成的物资损失即达2600亿美元(1938年价值);各交战国的直接军费支出占其国民总收入的60~70%。军队死亡1690余万人,居民死亡3430余万人,合计死亡5120余万人,仅苏联就达2000余万人。第二次世界大战首次使用了雷达和其他无线电电子器材、火箭炮、第一批喷气式飞机、飞航式导弹和弹道火箭,在战争的最后阶段使用了核武器和雷达等。空军、国土防空军、潜水舰队、空降兵兵团、工程兵和技术兵的作用增大了。这些对战后各国的军事思想、战争思想和军队建设都产生了深远而1重大的影响。预习设计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2.搜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认真阅读,了解这段历史。3.《练》一、二、三,《补》一、二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任务启学(3分钟)预设: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为题,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第二板块:自主先学(8分钟)第三板块: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6分钟)1.学程单①读课文,思考: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用提供的句式回答。当_____,(谁怎么做)_______,(结果怎样)______。②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③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时间:6分钟预设:第一段(1~2节):写伯诺德夫人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第二段(第3节):写一名德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的蜡烛,伯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蜡烛,暂时避免了一场危机。第三段(4~5节):写大儿子杰克想借搬柴生火之机拿走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但没有成功。第四段(6~7节):写小女儿杰奎琳在万分紧急关头,借口上楼睡觉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避免了一场危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与秘第一板块:任务启学1.请生上黑板默写“半截““蜡烛”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