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7、桥之美-------------VIP免费

7、桥之美-------------_第1页
1/2
7、桥之美-------------_第2页
2/2
导学案——《桥之美》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学习作者抓住事物总的特征进行说明的方法。2、了解文中所揭示的美学原则。理解课文内容——桥之“美”,美在什么地方。3、认识桥的美学价值,掌握与“桥之美”有关的美学常识。完成目标:一、自主预习(课前完成)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煞风景()点缀()前瞻后顾()颐和园()纤细()纤夫()驻足()倒影()倒霉()衬托()搏斗()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煞风景:衬托:前瞻后顾:失之毫厘,差之千里:3、作家介绍: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学贯中西的艺术大师。当代著名画家,在中国乃至世界画坛都具有极大的影响。他最早画的作品多以江南水乡为题材,画面充满诗意,他特别重视点、线、面的结合与搭配。同时他也是出色的美术教育家散文家。二、课堂反馈(课后完成)1、理清结构: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段):由俗语引出话题。第二部分(段):具体阐释作者眼中的桥之美。第三部分(段):总结全文,重申桥之美的实质。2、分析文本:①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②作者是怎样看待桥的美的?文中哪一句话代表作者观点?③课文选了哪些例子说明桥的美?请从文中找出依据,自己总结也可。3、试着分析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义。①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②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③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成形与色的乐曲。④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4、课后小结(请从本文的结构、语言、说明方法等方面进行小结)三、课后拓展:A:、1、收集一些有意思的桥名的由来,如西湖的断桥名因何起。2、收集有关桥的诗歌、对联、谜语、俗语、谚语、成语、故事与传说,如三国故事中的当阳桥。B、仔细观察一座桥,从桥与不同环境的联系中发观美,完成一篇小作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7、桥之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