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经济生活》主要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什么是商品?其基本属性是哪两个?(1)商品:就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商品的基本属性(即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延伸】如何正确理解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统一对立的关系?(非重点)(1)统一:两者是统一的,相互依赖的,互为条件的,共处在同一商品中,缺少哪一个因素,都不能成为商品。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2)对立:任何人都无法同时拥有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对商品的生产者或经营者而言,要想得到商品的价值就必须让渡使用价值给消费者;对消费者而言,要想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要付出价值给商品的生产者或经营者。2、货币产生的一般过程、含义、本质、职能和基本职能各是什么?(1)货币产生的一般过程。偶然的(简单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货币(2)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3)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4)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五种职能。(5)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①当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基本职能时,是指观念中的货币,也即价格。正是由于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基本职能,所以货币成为了财富的象征。②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作流通手段。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此时,货币必须是现实中的货币,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支付手段主要是指赊帐买卖。③商品流通对商品生产者的启示:要使自己的商品能够卖出去,并卖出好价钱,商品生产者就要为消费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3、什么是纸币?纸币的发行量规律是什么?(1)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2)纸币的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国家有权发行纸币,决定纸币的发行量和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延伸】A、为什么说纸币发行量过多或过少都是不好的?(非重点)如果纸币发行过多,就可能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即通货膨胀的发生;如果纸币发行过少,则会引起物价下跌,社会需求不足,从而引起通货紧缩的发生。B、什么是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非重点)(1)通货膨胀(即通胀):当货币的实际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导致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的经济现象。通货膨胀,即常言的“经济过热”。(2)通货紧缩(即通缩):当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减少,从而导致社会总需求不足、物1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的经济现象。长期的通货紧缩会抑制社会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以及经济衰退。通货紧缩,即常言的“经济过冷”。4、什么是信用卡?其优点有哪些?(1)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其中,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2)优点: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即方便、快捷、安全和高效)5、什么是支票?其种类有哪些?(1)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的票据。(2)种类: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6、什么叫外汇和汇率?(1)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7、判断外汇汇率升高和跌落的标准是什么?如果用100单位外汇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人民币汇率下降,人民币贬值;反之,则说明外汇汇率跌落。由此可见,外汇汇率的升降与本国货币的价值变化成反比例关系,即外汇汇率升高,本国货币贬值;外汇汇率降低,本国货币升值。【延伸】外汇汇率的变化对国民经济有哪些影响?(即货币升值与贬值的利弊分析)(非重点)(1)外汇汇率降低,即本国货币升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国货币减少。影响有:A、出口减少,进口增加;B、外商投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