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混合运算任教:叶桂莲教学内容:教材第28页例3、例4加减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结合情境,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笔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3.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体会小括号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作用。4.在学生已有连加、连减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探究,培养知识迁移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发展应用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学会笔算。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口算我最棒9+8+4=20-4+2=7+9-10=12-6-4=复习一年级的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2.列竖式计算36+28+17=65-25-21=复习上两节课学习的连加、连减笔算顺序:(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算起;(3)相加满十要进位,不够减时要退位.设计意图:复习迁移为学生架设了新旧知识的桥梁,既巩固了前面所学知识,又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一)探究无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课件出示:公交车情境图.1.问:说一说图中告诉我们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1)先算下来25人,车上有多少人:67-25=(2)再算现在有多少人:42+28=(3)用综合算式:67-25+28=2.如何计算算式?(1)这道题有什么运算符号?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自由发言.)(2)用竖式怎么计算?(先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教师巡查,后教师板书竖式.)(3)这道题能否把两个竖式连在一起写?有没有简便写法?(先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教师巡查,后教师板书简便竖式.)(4)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是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从左往右,依次计算.设计意图:通过设计情景,启发独立列出加减混合的算式,引导他们说出分析思路,尝试列竖式,教师充分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探究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1.问:是不是所有的加减混合的式子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学生自由发言.)2.课件出示:72—(47+16).3.交流讨论:这一题应该先算什么?(学生讨论、举手发言.)4.小结: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算式.你能计算吗?(先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教师巡查,后教师板书竖式.)5.这道题能否把两个竖式连在一起写?有没有简便写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因为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部分,这样的题不能连着写,没有简便写法.)6.小结: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有小括号,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算式,再算括号外的数.三、巩固基础,实践应用(一)完成教材P28“做一做”.56+34-20=32+(55-46)=78-24+39=86-(13+42)=1.用“”画起第一步计算.2.用竖式计算.(先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教师巡查,后教师投影学生的答题)(二)数学小诊所.(学生讨论、举手发言.)病例(一)病例(二)病例(三)24+18-13=4224+(18-13)=2924+18+13=4224244224+18+18-13+1842422942+3173三、畅谈收获,总结提升.(一)说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二)谈谈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要注意什么?四、板书设计加减混合计算例3:67-25+28=70(人)例4:72-(47+16)=96742674772-25+28-25+16-63427042639+2870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有小括号,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算式,再算括号外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