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你记忆中有难忘的人吗?生活中,人是完整的,生动的,有趣的,富有个性的。怎样才能将这一完整的有个性的人写出来呢?我想今天我们学了梁实秋先生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或许会有一些借鉴。梁实秋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梁实秋梁实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特点刻画人物的方法【过程与方法】找文中关键语句品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美好人性,体会梁实秋对老师的情感二、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学生应明确记忆作家时从三方面着手,即生活时代、有何成就以及主要作品)原名:梁治华成就:现代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作品:《雅舍小品》(续集)《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秋室杂文》《莎士比亚全集》《远东英汉大辞典》风格:风趣幽默、朴实隽永三、文本研习1、学生阅读课文。作者梁实秋对他的国文老师怀有怎样的情感,用文中的词语进行概括。:2、国文老师为何让我敬慕?编教材---兴趣培养(8)读课文---习惯养成(9)改作文---方法独到(10)写作技巧---受用至今(11)人性的光辉;获益匪浅,受益终生3、还有什么原因使他给我的印象最深吗?绰号---可怕(2)相貌---古怪(2)习惯---不良(2)笑容---狰狞(2)脾气---凶狠(3-6)活生生的这一个;描写细腻,个性鲜明四、本文艺术特色作者怎样向我们展现“活生生的这一个”呢?机智的文笔抓住特征描写细腻语言幽默似贬实褒欲扬先抑首尾呼应五、拓展延伸[英]塞斯迈尔斯《自助论》“就像从很小的孔穴能窥见阳光一样,细小的事情刻画出人的性格”,细节描写运用得当,具有传神写照的艺术效果。读下面一则材料,找一找文中有哪些精彩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特点?材料:《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听得到的。他的广东官话是很够标准的,距离国语甚远,但是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洪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个字,我们甚至想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听他讲到他最喜欢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苦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巾了!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六、小试身手:把人写活的方法:善抓富有个性化的特征、细节和语言。猜一猜“他”(“她”)是谁?用50至100字刻画同学外貌或是写有关同学的一个细节,写好后读给同学听一听,看看同学能不能猜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