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迁安一中高一历史习题:阶段测评(六)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该材料显示,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B.生产相对过剩严重C.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解析:材料显示生产率的增长55%远远超出工资2%的增长,这样工人就无力购买产品,于是造成生产相对过剩严重。答案:B2.20世纪40年代,有一人认为“大萧条原本只是经济周期中的一个波谷……大萧条之所以十多年阴魂不散,恰恰是因为政府在帮倒忙”。据此判断,此人的经济主张是()A.反对政府干预经济B.政府应加强对经济的干预C.反对“自由放任”政策D.强化政府的经济职能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认为大萧条阴魂不散的原因是“政府在帮倒忙”,显然是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答案:A3.罗斯福新政体现的经济学家的思想是()A.亚当·斯密:“发展经济的最佳方法就是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加干涉。”B.萨伊:“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的自由经营是最可怕的事情。”C.凯恩斯:“要达到充分就业,其唯一办法,乃是把投资这件事情由社会来总揽。”D.马尔萨斯:“政府颁布济贫法只会使穷人的境况更恶化。”解析:新政的最大特点即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只有C项符合此意。答案:C4.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首先开始于()A.工业B.农业C.商业D.金融业解析: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是从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的崩溃开始的,是金融领域。答案:D5.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水利史上著名的“大坝时代”,1935年,科罗拉多河上高约223米的胡佛水坝宣告竣工,美国大规模兴修水利的直接目的在于()A.促进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B.促进农业发展以摆脱经济危机C.兴修水利以防止水土流失D.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解析:美国大规模兴修水利反应的是罗斯福新政中的“以工代赈”措施,故其直接目的在于促进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答案:A6.下图两位人物于1933年前后在竞选美国总统时,他们争论问题的焦点应该是()A.两次工业革命对美国的影响B.美国如何应付两次世界大战C.重商主义和自由主义经济理论D.经济大危机和是否实行新政解析:本题关键在于时间“1933年”和“竞选美国总统”,可以知道他们是胡佛和罗斯福。当时他们面对的就是美国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和如何应付这场大危机。所以答案为D。答案:D7.罗斯福新政被称为“3R”改革,即recovery(复兴)、relief(救济)、reform(改革),下列举措属于relief方面的是()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B.通过《工业复兴法》C.调整农业政策D.兴办公共工程解析:“relief”就是“救济”。罗斯福新政的救济是以“以工代赈”的方式进行的,具体措施就是兴办公共工程,扩大就业。答案:D8.(2012·江苏三校联考)有些学者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A.罗斯福新政是在保留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已经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C.新政期间各州和联邦政府通过努力,实现了普遍的、高水平的社会福利D.“改进和补充”是指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解析: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通过采取以工代赈、复兴工业等措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和救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社会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C项属于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与罗斯福新政的情况不符。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9.仔细观察下图,图中艾德礼的承诺是指()A.《社会保障法》B.《疾病保险法》C.《贝弗里奇报告》D.《伊丽莎白济贫法》解析:由图片中的文字信息可判断A项正确。答案:A10.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中,美国国内成立了法西斯协会、黑衣社、银衣社、美国民族主义党等法西斯组织。面对着整个社会的不满情绪和法西斯主义思潮的兴盛,下列罗斯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