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柳宗元•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说出重点词语“吊”“虞”“嫌”等在文本中的意思。在语境中积累“道”、“乃”一词多义。•2、翻译语句:结合语境合理推测词意;特殊句式的体现。•3、掌握本文前3段内容,说出作者的情感变化及其原因。柳宗元(773—819),字,河东解(今山西永济)人,世称。与韩愈同为中唐的倡导者。阅读课本73页左边关于“书”的解释。得杨八书,知足下遇火灾,家无馀储。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将吊而更以贺也。道远言略,犹未能究知其状,若果荡焉泯焉而悉无有,乃吾所以尤贺者也。我刚开始听到这个消息时感到震惊,然后又感到疑惑,最终非常高兴。所以写信慰问和再次祝贺你。阅读第1段:得知王参元家中失火,作者有怎样的反映?结合上下文,合理推测句意、词意;人称合理表达。我刚开始听到这个消息时感到震惊,然后又感到怀疑,最后竟然非常高兴,所以我准备慰问您,却变为来祝贺您了。阅读第2段:为何“始闻而骇”足下勤奉养,宁朝夕,唯恬安无事是望。乃今有焚炀赫烈之虞,以震骇左右,而脂膏滫瀡之具,或以不给。吾是以始而骇也。只有恬静安逸平安无事是唯一的希望。只希望全家恬静安逸平安无事。熟悉宾语前置常见的句式结构,学以致用。1、吾实为之,其又何尤!2、恐年岁之不吾与3、唯利是图4、无乃尔是过与。5、句读之不知6、慈父见背阅读第3段:为何“中而疑”凡人之言,皆曰盈虚倚伏,去来之不可常。或将大有为也,乃始厄困震悸,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愠,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斯道辽阔诞漫,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是故中而疑也。这条道路/这个道义辽阔无边,即使是圣人也一定不能相信,因此我随后又怀疑起来。这个道理深远、不可捉摸,即使圣人也不能认为这一定是真实的,因此我随后又怀疑起来。结合上下文,合理推测词意;学以致用。•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说出重点词语“私”“嫌”等在文本中的意思。在语境中说出“道”的含意。•2、翻译语句:结合语境合理推测词意;特殊句式的体现。•3、掌握本文4、5段内容,说出作者的情感态度阅读第4段:说出字意、翻译句子。以足下读古人书,为文章,善小学,其为多能若是,而进不能出群士之上,以取显贵者,无他故焉,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积货,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独自得之,心蓄之,衔忍而不出诸口。以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一出口,则嗤嗤者以为得重赂。读书人喜欢廉洁出名的人,都害怕忌讳,不敢说你的优点。喜欢廉洁名声的读书人,都害怕忌讳,不敢称赞您的优点。结合上下文,合理推测词意;定语后置,学以致用。因为公正的道理难以说清楚,并且世人又多猜忌。再读第4段:1、作者如何评价王参元?2、王参元的现状及原因。以足下读古人书,为文章,善小学,其为多能若是,而进不能出群士之上,以取显贵者,无他故焉,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积货,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独自得之,心蓄之,衔忍而不出诸口。以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一出口,则嗤嗤者以为得重赂。阅读第5段:说出字意、翻译句子。仆自贞元十五年见足下之文章,蓄之者盖六七年未尝言是。仆私一身而负公道久矣,非特负足下也。及为御史、尚书郎,自以幸为天子近臣,得奋其舌,思以发明足下之郁塞。然时称道于行列,犹有顾视而窃笑者。仆良恨修己之不亮,素誉之不立,而为世嫌之所加,常与孟几道言而痛之。我私下偷偷地全身背弃公道很久了,不是特意背弃你。我偏爱自己因而辜负公正的道义已经很久了,不只是辜负您啊。结合上下文,合理推测词意;人称合理表达。阅读第5段:面对王参元的现状,作者流露出怎样的情感仆自贞元十五年见足下之文章,蓄之者盖六七年未尝言是。仆私一身而负公道久矣,非特负足下也。及为御史、尚书郎,自以幸为天子近臣,得奋其舌,思以发明足下之郁塞。然时称道于行列,犹有顾视而窃笑者。仆良恨修己之不亮,素誉之不立,而为世嫌之所加,常与孟几道言而痛之。•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在语境中合理推测词性、词意。•2、翻译语句:结合语境合理推测句意;在上下文中合理补充;特殊句式的体现。•3、掌握本文6段内容,能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