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评促教提高教学效率《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尽量从正面引导;在课堂教学中要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并做出相应的评价。一、肯定性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学习数学只有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树立坚定的自信心才可能成功。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某种良好的行为出现之后,如能及时得到相应的认可,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形成愉悦的心境,并使同类行为继续向更高层次需要做出积极努力。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能够成功回答或解决数学问题后,要毫不吝啬地向学生送出一句肯定的、赞赏的话语,或者一个满意的、微笑的点头……教师这些看似平常的话语和动作,是孩子们的阳光,是课堂的生命,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这样的评价学生最容易接受,也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最可能给学生一个鼓舞,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并为之而努力学习,甚至于可能让学生终生记住这一时刻。二、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现代评价理念也倡导: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提倡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课堂教学中进行互动即时性评价,应从激励的原则出发。老师经常把友好、理解、肯定与赞赏的情感表达出来,让学生感受到爱、进步与成功,这会大大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一句鼓励的话语是赞赏;面带微笑摸一摸学生的脑袋,是赞赏;对着学生翘一下大拇指,是赞赏;与学生握一下手,全体学生鼓掌,这也是赞赏……这些赞赏都将激发孩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达到即时评价的目的,收到教育的实效。而且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而贴切的运用各种激励方法。课堂上,当有的同学回答正确时,我经常会说:“你和老师想的一样,真不错!”“你刚才回答得很响亮,表达得也很清楚,真是好样的!”“哎哟!你真了不起,我们还没学呢,你就已经知道了,那么大家来猜猜,他是怎么想出来的?”这样的一个“猜”字,既可以把那个学生先稳住了,又能一下子调动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他们各自的思维方式展露出来。当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时,我会一边耐心的倾听,一边用这样的语言来引导:“别急,慢慢说……因为……所以……”间或用微笑或偶尔的点头来鼓励他,帮助他回答出问题,这样做不但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且有时还能够激发他从脑中迸发出另一种独到的极富有创造性的回答。三、示范性评价,让学生更加完善自我。示范性评价要求教师及其他评价主体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装的表现给以充分的肯定,让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体验的同时,对学习更加自信,诱发继续学习的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在运用示范性评价时,要注意方法和技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当地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应用赞赏的语面对学生的每一次成功,态度要真诚、中肯,语言要新颖、独特、幽默、灵活多样,富有创造性,满足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要适时,要恰如其分,不过分夸张。我班有一位同学、思维敏捷,对别人难于解决的问题他总是兴致勃勃,而对自己平日的基础学习却不理不睬。如何调动他的积极性,挖掘他内在的潜力学好基础知识,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一次,我无意中的一句话引起他的反响,也引起全班同学的共振。我说:“别班有的同学用一节课做完两个练习,而且全对。”话音刚落就听他说:“我也行。”话语中流露出他内心的不服。那节课,不仅他一直埋头在写,其他同学也都表现得更加踏实。这件事对我震动很大。我想: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呢?“仔细分析,认为这正是孩子们争强好胜的表现。从这以后,我经常把两个班各自的优势进行分析比较,以赞赏的态度,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并给予肯定的评价。把同学中好的学习方法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介绍给大家。如:画图分析法、良好的书写、计算的习惯。力争以示范的评价,在学生中引起共振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