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施教时期年月日教学内容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本课5个生字,其中绿线之间的1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结合课文了解“孪生兄弟”的意思。3.能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给课文分段并简要地概括段落大意。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由课题入手,初步把握“孪生兄弟”的含义教学资源火星概况火星(Mars)是距太阳第四远,也是太阳系中第七大行星。公转轨道:离太阳227940000千米,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而远的次序计为第四颗,比地球小,公转周期约687天,自转周期约24小时37分。公转周期:约687天.自转周期:24小时37分22秒.行星直径:6794千米.质量:6.4191e20吨.火星被称为战神,这或许是由于它鲜红的颜色而得来的,所以火星有时被称为“红色行星”。火星在史前时代就已经为人类所知。由于它被认为是太阳系中人类最好的住所(除地球外),它受到科幻小说家们的喜爱。第一次对火星的探测是由水手4号飞行器在1965年进行的。人们接连又作了几次尝试,包括1976年的两艘海盗号飞行器火星的轨道是显著的椭圆形。因此,在接受太阳照射的地方,近日点和远日点之间的温差将近160摄氏度。这对火星的气候产生巨大的影响。火星上的平均温度大约为218K(开尔文,温度单位,即从绝对零度-273.16℃开始的摄氏度)(-55℃,-67℉),但却具有从冬天的140K(-133℃,-207℉)到夏日白天的将近300K(27℃,80℉)的跨度。尽管火星比地球小得多,但它的表面积却相当于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除地球,火星是具有最多各种有趣地形的固态表面行星。地球:地球形成自46亿年前,大约在16亿年前地球每昼夜只有9个小时,比现在自转快的多,每年约有800多天;到了6亿年前,每昼夜延长到了20个小时,年缩短到440天,地球正在逐渐放慢自转速度,原因可能主要是月球的潮汐引力作用。一般认为,地球的形成起源于太阳星云分化物。从我们身处地球的视角看来,我们这个行星是非常巨大富饶,为似乎无穷尽的空气所包围的;然而,宇航员从太空看来,地球只是个瘦小的球体,被一层薄薄的仿佛一吹就散的大气所围绕。对一个空间旅行者来说,在深邃黑暗的空间里的地球,蓝色的海域、棕色或绿色的陆地与白皑的云是异常醒目的。地球是距太阳第三颗行星,距离有1亿5千万千米(9320万英里)。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天为365.256个地球日,自转一周为23.9345小时。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有生命定居的行星。它的快速自旋与炽热的镍铁内核产生了1足够的磁场,与大气配合保护我们,抵御来自太阳与其他星球的辐射。大气层还保护我们免遭流星的侵袭,它们中的大多数会在到达地球表面前烧毁。预习设计1.把课文读三遍,能做到正确、流利。2.画出课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抄写两遍。结合课文内容或借助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陨石家常便饭逃亡孪生裹挟3.读读有关火星和地球的资料4.《补充习题》一、二、三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走近课文(5分钟)1.理解什么是“孪生兄弟”,知道“孪生兄弟”最主要的特征。(经常所说的双胎胎。长相很相似)2.读题3.理解课题。(火星和地球这两颗星球有相似之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的意思。)4.边读课文边思考,初步了解火星和地球的相似之处,第二板块:展示预习(15分钟)●生字词1.开火车读,齐读,相机正音。2.交流自认为较难理解的词语。陨石: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实质的陨星。家常便饭:比喻经常发生,习以为常的事情。孪生:两人同一胎出生。裹挟:(风、水流等)把别的东西卷入,使随着移动。3.学生展示,组内批阅。●大家认真倾听,注意边听边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相互评议。第三板块:整体感知(7分钟)1.出示学习单(一):默读课文,课文,思考: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分别讲了些什么?△第一板块:走近课文1.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说某人与某人是孪生兄弟,你们知道什么是“孪生兄弟”吗?你们知道“孪生兄弟”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板书课题后齐读。3.能说说你从这个题目上读懂了什么?4.那火星到底是一...